火场防护四境界(2)
1833年,维也纳消防局首次使用压缩空气储罐设备做呼吸装置。该装置包括玻璃材质的皮革面罩和容量为5升的铁皮容器。这个容器通过其内部的压力降低来报警,由于当时的压力容器能力不足,携带的气压有限,所以火场行动受到供气的制约。1844年,德国柏林的希尔默对呼吸空气容器进行了改善。他做了一个烟气装置与护眼玻璃面罩,并用一个手提箱形的纸板箱作为空气罐(气源),显然这种不承受压力的气源体积大,笨重不便。1860年,德国的矿山救护获得了第一套安装压力调节装置的高压气体呼吸器。(左图)德国矿业部门采用的第一套安装压力调节装置的高压气体呼吸器(右图)欧洲火场出现的第一种烟气过滤呼吸器
在1881年前后,第一种烟雾过滤装置出现,过滤器位于罐子里。烟气当中的烟黑粒子,仅仅代表烟气当中的一种危害,更危险的是一氧化碳和氰化氢,对此,当时没有很好的过滤办法。所以,空气过滤这一条路,最终没有人走下来。
呼吸装备最大的技术革命来源于19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研究,他们有机会研制出轻便的碳素钢,可以降低单位气体的重量,减少消防队员的体力损耗,这一点被认为是20世纪灭火技术的最大革命。通常人们携带30分钟的呼吸量,太少了不值得配戴,太多了让人在火场中耗时太多,也容易发生危险。毕竟灭火是一项强体力活,30分钟的高强度活动是一般人体力的极限,所以需要避免发生在火场超时工作的情况,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空气供给量设定为30分钟。
, 百拇医药
境界四:保护全身
其实,阻燃对于消防员的防护来说,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当代具有先进消防技术的国家,美国消防员的防护装备十分具有代表性。消防员的装备颇为复杂,主要分为防撞击(头盔),防过热(消防服),防摔倒(消防靴),防中毒(SCBA,自主呼吸装置),防受伤(手套),防失联(步话机),防失陷(PPE)等,如右图所示。
关于基本装备,中美差不多,美国强调一套复合装备用于不同的场合,强调一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并完成不同的任务,不需要经常换人。中国则开发多套防护装备用于不同的场合,说明国人体力有限,需要经常换人。
防火服的最大特色,除了类似于石棉的阻燃特性之外,关键是舒适性。因为人体在火场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出汗量很大,所以服装的透气性非常重要。现代的消防服都是由复合材料制作,外层强调阻燃,内层强调舒适。如果研制出来的消防服人们不愿意穿,那肯定是失败的设计。
, 百拇医药
火场行动的关键,是要符合领会指挥者的战略意图,所以步话机很重要。不过,步话机只有通话功能,而缺乏定位功能,所以现在有一项正在开展的工作是在火场建立通信基站,通过多个基站的定位功能,把消防队员在高层建筑等复杂火场中的位置显示出来,进而可以降低消防队员的火场损失。毕竟,损失一条人命,是非常严重的损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PPE,就是步话机上方,左肩膀部位设置的小装置。该装置相当于动态监测仪,如果消防队员在火场30秒钟不动,就会发出尖锐的报警声,提醒同伴(消防队员总是两两相伴行动)或者紧急救助后补队员来帮助。所以,消防队员必须不断地行动,才能避免报警,否则消防队员需要腾出一只手去重设PPE,非常麻烦。其实,所有的防护设备都有不便之处,可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减少火场伤亡,和伤亡相比,有什么麻烦是不能克服的呢?
火场防护技术经历了从“湿毡裹身”到头盔防护,到呼吸防护,到全身防护的发展过程,现在可以做到从头到脚的保护,但是仍然不能避免火场的伤亡。关键的一条是,要认清火场的发展规律,在火场达到“不可生存”之前,逃离火场。可谓“英雄诚可敬,生命价更高,火场保生存,有胆亦有识”。
【责任编辑】张小萌, http://www.100md.com(麻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