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943009
网瘾真的可以通过电击戒除吗?(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20期
     什么是电击疗法?

    最早,由于人们发现癫痫患者的抽搐可以缓解精神病的症状,研究者就通过电击主动诱导抽搐来治疗精神病。发展到现在,被承认以及被使用的有“电痉挛疗法(ECT)”,应用于严重抑郁患者。“电痉挛疗法”的使用前提是:药物、谈话等其他治疗手段都不起作用;患者的生命岌岌可危(比如有严重自杀倾向);使用前患者会被麻醉,然后一道电流经太阳穴迅速流过脑部,引起几十秒的痉挛。使用后,患者会失去部分记忆。目前关于“电痉挛疗法”为什么可以使症状缓解还在不断研究中,但是这

    的确是临床上被证实有效的。科学家还发明了别的新型的电击疗法,在抑郁症、帕金森症的治疗中都发挥了作用。

    “电痉挛疗法”用于成瘾行为来源于一篇2013年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的文章。前文说到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控制中心,跟自控力有关。这篇文章称,研究发现用无痛无感的电刺激直接作用于前额叶皮层时,人的自控力就得到了增强。所以我们的确可以找到用电流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使得自控力增强从而减少成瘾行为的科学依据。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在应用上的具体方案等都还没有研究结论。

    杨永信的“电击治疗法”借用了“电痉挛疗法”的科学依据,实施的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根据媒体的报道,记者体验到的是“电击治疗法”,会让手部有明显胀痛感,如果加大电流会痛得叫出声音来;并且在实施电击的同时辅之以言语上的教育和威胁,如“若被发现上网就要承受这种痛苦”等。那么,为什么家长认为“电击治疗法”有效呢?实质上“电击治疗法”的确有可能有效,其原理却并不是被科学界承认和应用的“电痉挛疗法”的原理,而是条件反射,本质上属于行为疗法。即人一旦做出某种行为,就会得到一种条件反馈(身心的痛苦和折磨),人为了不得到这种反馈,只能不再继续这种行为,那么行为的消退也就是成瘾行为减少。但是这种使成瘾行为消退的极端方式会带来其他难以消除的副作用,比如造成恐惧的心理阴影以及这种恐惧可能泛化到其他行为。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一样,更有甚者,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选择轻生。所以杨永信的“电击治疗法”是非常不合适的,需要被禁止。

    关于电击疗法,目前得到的结论是:“电痉挛疗法”可用于某些情况下抑郁症和帕金森症的治疗,但是需要详细而规范的操作;其在成瘾行为治疗方面,仅有部分研究证明当作用于前额叶皮层时可能使得自控力增强,应用上暂时还没有结论;杨永信的“电击治疗法”本质是行为疗法,操作不可控,副作用大,家长即使发现有效果也不能采纳。

    相关链接

    如何判断网络成瘾?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了网络成瘾,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标准(第四版)》:

    在12个月内出现了至少3条下面描述的诊断症状即为网络成瘾。

    1. 具有双重耐受性:需要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的网络使用才能达到满足;同等上网时间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低。

    2. 出现以下之一的戒断症状:为企图中止或者减少网络使用的行为而纠结和拖延,以至于几天后出现以下症状,如心理生理的烦躁、焦虑,对网络的强迫性思维,对网络的幻想和白日梦,像敲键盘那样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手指运动。症状1中第二条导致了压力以及社交、职业或者其他日常生活重要领域的困难。网络使用与逃避戒断症状有关。

    3. 网络使用更加频繁,并且超出了计划的使用时间。

    4. 对上网持续的欲望,不能中止或减少上网时间。

    5. 当个体不能上网时,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与网络有关的活动。

    6. 由于上网导致重要的社交、职业和娱乐活动被忽略,或者最大限度地被减少。

    7. 尽管意识到因持续的网络使用导致社交、职业或心智问题(失眠、婚姻问题、上班迟到、玩忽职守、感受到社交排斥等),仍然继续使用网络。

    8. 由于企图减少或中止上网而导致疲劳或者神经过敏。

    9. 网络被用来逃避日常问题和感受,如无助感、愧疚感、焦虑、抑郁。

    10. 网络使用者对家庭成员隐瞒自己的上网量。

    11. 网络使用者不顾高额的上网费用而持续上网(如网络购物)。

    【责任编辑】张小萌 (冯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