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002020
蒲壮所,挥别“防海”的孤城(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5期
     清初,为了抗击台湾郑成功的沿海袭扰,朝廷下令浙粤闽沿海军民迁界,以坚壁清野,“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政令很快抵达温州,副总兵张思达率大军进驻沿海,插木为界,界外房屋全部燒毁。“严限七日内尽行迁徙”,一周之内,4万人家园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优美安祥的海湾、富饶肥美的大地哀嚎声不断,饿殍遍野。迁界之后的蒲门地区长期权力真空,社会动荡不安。

    以保护国家为名的迁界,的确在当时取得了积极效果,加速了清廷统一台湾的脚步。但简单粗暴的迁界却造成沿海民众久难愈合的身心创伤。亲历这场灾难的平阳诗人项元生“聊托鸟语向三春以哀鸣”,以飞禽身份作诗《十禽言》10首,描述这场远去的人祸。其五《不如归去》“家在昆阳尽头处。为海氛,罹播弃,哀鸣中露无家计。南鸟焚巢归北林,羽毛零落飞何树?谁敢说,不如归去”,描述了失去家园的无奈与痛苦;其六《行不动也哥哥》“山路羊肠多坎坷。含羞耻,逐奔波,鞋弓袜小越关河。深闺不出涉远道,当此流离怎奈何?实行不动也哥哥”,再现了迁界中女性跋涉的尴尬与艰辛;其八《咳苦苦》“这村不住搬哪都?没柴米,缺韭蔬,仰面告人颜先无。冷暖世情通相似,患难谁肯来相扶。徒自,咳苦苦”,简直就是对上天的哭号!

    直至清康熙九年(1670),清廷才下令“展界复井”,恢复界外地,允许居民回到沿海家园耕种。蒲门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却延迟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收复后才复界。一代人的年华,随着30多年的迁界而彻底改变。上层统治者偶发的“恐海”基因,300多年的国家“防海”锁国政策,造成了多少沿海居民的悲剧人生。

    百年所城的精神传承

    每逢春节,马站镇水泄不通,镇里过年的氛围正浓,前往蒲壮所城的乡道上会突然涌出一队人马,敲锣擂鼓兴高采烈地前行。行列中间的人一字排开,抬着数尊木刻的神像,那神像面堂乌黑,浓眉横髯,仪表威严,头戴绣球冕旒,衣着蟒袍,外披红绸,气势不凡。那锣声紧急,鼓点密集,分明是战斗之前的集结号令。神像所到之处人车自觉避让,不少人家燃起爆竹迎接。

    这就是所城的新年民俗——“抬晏公”。传说晏公原是海上一只法力高强的怪物,后被妈祖降服,成为统领水阙仙班、保护海上船夫的神灵,在沿海地区有非常多的信众。所城居民以戍边的军士为主,晏公信仰在此衍生出令人血脉贲张的“拨五更”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午夜,全城灯火通明,人们抬起城北晏公殿里的神像,伴着喧天的锣鼓,以最快的速度在大街小巷奔跑,于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中祛邪纳福。

    在城中行走,可发现不少神庙横陈。晏公庙、城隍庙、天后宫、文昌阁、东林寺、西竺寺等都人来人往,香火旺盛。所城居民复杂生动的民间信仰一览无遗,不同族姓、阶层之间彼此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场景愈加清晰。天后宫供奉着妈祖娘娘,她是护佑渔民安康的神祇。在这“防海”厚重的城墙之内,天后宫香火中必定也包含着世代蒲门人冲破“防海”桎梏、自由扬帆海上的生活憧憬。

    所城里的后英庙最为特殊,这里供奉着一位所城的普通陈姓樵夫。当年他入山砍柴时发现倭寇来袭,为使城中百姓避免遭殃,他一面派人通知大家,一面借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厮杀,终因寡不敌众而牺牲。由于他的英勇作战和情报及时,所城组织了有效抗击,成功击退贼寇。人们感激于他的英勇,为他立庙供奉,祀为神明。后人评价说:“使神遇寇时稍自顾虑,势必奔避不暇。即爱护乡里,计亦惟先归号众,使各为备,亦足以为德于里人矣!”

    后英庙不设祭坛,仅有一尊持斧而坐的神像。神像表情自然,衣着朴素,宛如所城街巷中走动的任何一人。院落一处清代石碑上写道:“明至中叶,兵备废弛,武弁多怯不任战,往往遇贼辄逃,而寇焰益张。一时封疆之吏,方且拥兵观望,缩纳退沮,以酿成其祸。故东南数千里地,蹂躏焚掠之惨,蔓延数岁而不克殄。使神得提一旅,为国效命。吾知其身先士卒,催锋制胜,必能与俞大猷、戚继光诸公争烈。”坚城厚堡,养兵千日,大难当头还得靠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自己,这也许是底层民间对明清海防最贴切的评价。

    毋庸讳言,这处明末所城留存至今的文化密码绝不只是斑驳的城墙,而是所城内人家对大海的向往、对传统勇武果敢的文化认同。我们知道,2012年6月中国设立三沙市,同年9月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列编中国海军,2014年竖版中国地图问世发行,拥有7000多千米海岸线的中国终将走向深蓝。而今,当我们漫步于粤闽浙漫长的海滨,面对那一处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明代海防卫所遗存时,久远之前我们对大海提防、恐惧、拒绝的意识是否已经真正走远?眼前这座卫所孤城是否能成为我们真正挥别“防海”的物证呢?

    【责任编辑】王 凯 (刘小方)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