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3111865
海绵城市,打造一个能吸水的城市(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5期
海绵城市,打造一个能吸水的城市
海绵城市,打造一个能吸水的城市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其内涵是:现代城市应该具有像海绵一样吸纳、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极端降雨的防灾减灾、维持生态功能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海绵城市与国际上流行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与方法非常契合,如低影响开发(LID)、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及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等,都是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良性水循环、内涝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友好等作为综合目标,“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

    传统的市政管理遵循“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顺畅”这一模式,实际上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突破了以排为主、只排不蓄、只排不用的传统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具有自然循环的“绿色海绵”雨水系统,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使整个城市容易适应新的环境,遭遇水灾害后能够快速恢复,能够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并且不危及其中长期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能为综合生态环境带来效益。

    在海绵城市中,可以用绿地广场、绿色房顶、人工沟渠抓住雨水,让其下渗、滞留;用河边的生态滤池过滤雨污水,净化水体。收集、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地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补充等。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让城市变为能够吸纳雨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大海绵,使其具有降温、防洪、抗旱等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阻绝水与生态的问题,将城市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综合排水、生态排水时代,使城市迈向真正的生态与低碳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雨水的有效管理: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通过统筹处理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工给排水,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区的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环节,从而实现城市和水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经验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

    海绵城市的精髓是让水蓄得住、挤得出。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建设有一定厚度的海绵体。目前全国陆续建设的透水路面、人工蓄水池、渗水沟等设施仅仅是海绵体的一层皮,真正的海绵体包括地表系统、浅层地下系统和深层地下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

    另外,城市内涝主要是大暴雨排水不畅造成的,仅仅在城市建设一定的海绵体还不够,还要建设海绵流域,在更大尺度的流域层面层层截流、储存暴雨,防止暴雨径流迅速流入城市,减少城市排洪负担。

    归根结底,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排水系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回归自然的水文循环”这一理念。通俗来讲,就是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空间、水系等,使其发挥“海绵”的积存、渗透、净化、释放作用,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具体来看,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排,部分径流雨水可予以调蓄净化和回收利用,最后实现安全有序排放。

    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人行道、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城市道路是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控制尤为重要。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

    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雨洪公园”,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

    另外,把城市内机关、学校的运动场以及社区、公园的绿地都降低0.5米,下雨时作为蓄水池,可以使城市暴雨内涝问题得到很大缓解。这种方法不需征地,补贴费用少,也是国外的成功经验之一。

    疏通血脉

    其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古代就有海绵城市建设经典的踪影。在古代中国城市的排水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当地气候。像北京北海公园的团城,这一在12世纪就已出现的透水设施,在当代仍被认为具有一种LID设计的关键特质。

    此外,城市水系在排水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古人把城市水系当作城市的血脉,战国时代《管子·水地》中提出:“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流通者也。”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吕弘诰在《重开城内河道记》中说:“夫地之有水,犹身之有血脉。河流塞,则风水伤;血脉滞,则身病,必然之理也。”如果人的血脉不畅通了,肯定要出毛病,城市也是如此。

    2500多年前伍子胥规划苏州城时,设计了8个水门和8个路门,形成路与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1998年的特大洪灾,苏州既要排出市内的渍水,还要泄太湖的来水,整个城市虽低于洪水水面,但古城内基本未遭灾。

    再如北京的前身——元大都,于1267年兴建,经18年完成。规划设计师为刘秉忠及其学生赵秉温和郭守敬。元大都选址于永定河冲击扇的脊背位置,又引昌平白浮泉水,汇西山泉水与瓮山泊,连接高梁河,形成城市河湖水系。城市主要街道有排水明渠和暗渠,汇入金水河、坝河和通惠河排出。城区有大量湖泊,既可调蓄洪水,又利用滨水空间营造了大量皇家园林。 (刘树坤 吴丹洁)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