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3219809
日本新外相,换汤不换药?(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9期
日本新外相,换汤不换药?

     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于8月3日对内阁及自民党高层进行了大规模改组。本次改组是在其政治丑闻不断、内阁支持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被迫做出的战略调整。其中,自2012年12月安倍上台以来一直担任外务大臣的岸田文雄就任自民党政调会长,中生代政治家河野太郎接任外务大臣一职,这可以说是安倍内阁改组过程中最受关注的人事任命。

    河野太郎是谁?

    河野太郎于1963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属于典型的世袭政治家。虽然他本人目前还没有特别光鲜的政治履历,但是其父亲和祖父都是声名显赫、风靡一世的政治家。河野太郎的祖父河野一郎历任日本自由党干事长、自民党总务会长以及副首相等职,参与了1955年日本自由、民主两大保守党合并,合并后的自由民主党曾长期执政,目前依然是日本国会第一大党,傲视群雄。另外,河野一郎作为日苏复交谈判日方代表,实现了日本同苏联关系的正常化,是日本实现日苏邦交以及随后日本加入联合国的重要功臣。

    河野太郎的父亲河野洋平则历任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总裁、副首相和众议院议长等要职,在其担任内阁官房长官时(1993),因为发表了正视慰安妇问题存在的“河野谈话”而赢得东亚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另外,河野洋平还是日本宪政史上担任众议院议长时间最久的一位。作为一名自由派政治家,河野洋平主张同周边邻国友好相处,反对日本的政治右倾化以及战前国家主义复活的倾向,与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保持了较好的关系。虽然河野太郎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问鼎首相的宝座,但他们在战后日本政治史上取得的成就丝毫不会辱没政治世家、华丽一族的地位和名声。

    受到政治家族出身的影响,河野太郎早在求学期间就已经萌生了成为政治家的理想,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日本政治世家几乎固定的人生轨迹。1981年,河野太郎考入名门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主攻经济学;大学三年级时赴美留学后考入乔治城大学,主攻比较政治学。美国第一位女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时任乔治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河野太郎选修了奥尔布赖特的外交学课程。留学期间,河野太郎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性质的志愿者活动。从乔治城大学中途休学后,河野太郎作为交换留学生到波兰的中央计划统计大学(现华沙经济大学)留学。如此丰厚的知识积累和研修履历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的基础训练、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兼而有之的留学经历,让他在政治家特别是内阁阁僚的职位上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1985年从乔治城大学毕业之后,河野太郎在日本的民间企业做了10年的公司职员。1996年,随着日本选举制度的改革,父亲河野洋平所在的中选举区被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小选举区,河野太郎在不继承父亲选举地盘的情况下宣布竞选众议院议员并成功当选,从此开始了他作为众议院议员的政治生涯直至今日。虽然此前他也曾经在安倍内阁中担任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内阁特命担当大臣等职务,但是真正走向前台、开始受到国内外舆论界瞩目却是此次就任外务大臣。

    为什么是河野太郎?

    受到家族政治理念以及他本人求学经历的影响,河野太郎的政治主张中有着鲜明的自由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倾向,在自民党内也被认为是稳健派和自由派政治家,这有点不同于当前自民党内的主流,所以,他能够获得安倍青睐并被提拔为外务大臣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在事关日本国家发展和外交政策走向的一些领域,河野太郎与安倍在政治主张上有着鲜明的不同。比如,安倍作为一名保守主义政治家,积极主张参拜靖国神社,他本人在2013年也曾经参拜过靖国神社,而河野太郎则认为内阁总理大臣不应该参拜靖国神社,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认识分歧。在修改宪法的问题上,安倍积极且热心,视修宪为自己的政治使命,而河野太郎则是对修改宪法持慎重态度。这倒不是说河野太郎反对修宪,而是他主张修宪要循序渐进,哪些条款应该修、哪些不该修应该在党内以及国内达成初步共识之后再开启修宪议程。在目前日本国内讨论较为激烈的核电站问题上,河野太郎则完全与安倍唱反调,他不主张日本重启核电站事业,认为核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抵不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即使有如上这么多政治主张上的不同,安倍还是选择了河野太郎挑起外务大臣的大梁,这是安倍“任人唯贤”的彰显吗?安倍是基于哪些考虑才做出如此任命的呢?在笔者看来,河野太郎能够就任外相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思考:

    第一,安倍看重河野太郎在外交领域的能力。河野太郎在外交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同时也有过在众议院外务委员会任职的经历。安倍此番内阁改组标榜的就是“专业人士内阁”,主张“任人唯贤”,根據能力和特长委任相关职位。这是安倍吸取“任人唯亲”惨痛教训后的必然选择。当然,这是河野太郎首次就任外务大臣,所以日本民众也对年富力强的新外相寄予期待。根据日本时事通讯社对改组后安倍内阁的舆论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外务大臣的任命表示积极评价,这侧面反映出河野太郎就任外务大臣对恢复安倍内阁支持率起到了正面效果。

    第二,自民党内部派阀政治平衡使然。此次内阁改组最大的特征是安倍所属“细田派”阁僚人数的减少,这暗示了安倍目前在自民党中地位的下滑。同时,由于“麻生派”此前合并了自民党内另一派阀“山东派”(自民党女性参议员山东昭子为派阀领袖),一举成为仅次于“细田派”的第二大派阀,河野太郎作为“麻生派”门下的中坚力量,理应在此次内阁改组中获得一个阁僚的位置。“麻生派”首领麻生太郎自安倍上任以来一直担任副首相兼财务大臣,安排深谙外交事务的河野太郎或许也是“麻生派”想要的结果。河野太郎如果能够在外务大臣的位置上做出成绩,也给麻生太郎接下来可能角逐自民党总裁增加筹码。

    第三,安倍希望通过河野太郎来平衡日本的对外关系。河野太郎有留美的经历,在对外政策主张上跟美国走得很近;同时,河野太郎还主张对中国以及韩国等亚洲国家友好。由于其父河野洋平在处理慰安妇问题上的积极姿态,河野家族在韩国的口碑一向不错。另外,河野太郎还是最早开设中文博客的日本政治家。安倍上任以来在对美关系上基本上修复了民主党政权时期的伤痕,但是在亚洲特别是对华关系领域却因为其固有的价值观色彩而没有得到缓解,任命河野太郎担任外务大臣是安倍谋求平衡日本对外关系的一个尝试。 (王广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