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3207390
是什么在左右你的决策(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24期
     2. 问题加工的深度

    在认知加工的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偷懒者”,我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认知资源进行决策。因此改变对问题的加工深度时,框架效应会受到影响。当人们在做出决策进行选择时,要求人们提供一个做出该决策的理由,能够明显减少框架效应对决策者的影响。

    3. 情绪对框架效应的影响

    当将问题情境进行不同的设置,例如,同样多数量的人类和外星人处于风险中时,框架效应只存在于人类情境中,这就证明了决策者的情绪卷入也是引发框架效应的原因之一。不同的框架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消极框架导致消极情绪,积极框架导致积极情绪,由框架导致的不同情绪继而影响决策结果,产生框架效应。

    4. 年龄、性别、人格对框架效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过中年以后,智能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记忆力、推理能力、注意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在决策问题中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框架效应。在某一团体中,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而在独处的情况下,男女受到框架效应影响的程度不存在差异。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当问题以正面方式呈现时,人们选择保守或者冒险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而当问题以负面方式呈现时,人们倾向于冒险。另有研究发现,当信息以正面方式呈现时,在人格量表中外向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爱交际,表现得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倾向于冒险,愉悦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表现为乐于助人、可靠、富有同情)倾向于保守。

    生活中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许只是一句话,却应用了框架效应,进而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假如你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建议你实施手术,作为患者,你急于知道手术的成功率。这名医生说:“100名接受这一手术的病人中5年之后有90人仍然健在。”你会选择做还是不做呢?只要医生的话听上去使人舒服,我想你选择做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如果这名医生换了一种说法:“100名接受这一手术的病人中5年后会有10人死亡。”我想,在听到医生这番听上去带有警告意味的话之后,多数心脏病患者会选择放弃手术。他们的直觉思维会这么想:“这么多人会死去,我很可能是其中之一!”即使是专家,他们也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如果医生们在学习这一技术时,被告知“这一手术的成功率为90%”,会比他听到“这一手术的失败率为10%”时更愿意推荐病人做手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器官移植供体短缺是当前器官移植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倡导公民逝世后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能极大地改善当前困境。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公民捐赠器官的意愿呢?除了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填写器官捐赠的那张表格也能发挥“大作用”。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中要求被试者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被试者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者所填写的表格是要求他们选出自己愿意捐献的器官,另一组被试者所看到的表格则是让其划掉自己不愿捐献的器官,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选出“愿意捐献的器官”组相比,划掉“不愿捐献的器官”这一组愿意捐献更多的器官。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决策。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人们并不能如研究者所假设的那样,能够保持理性、信息完全、效用最大化。人类是情感化的生物,在进行决策时,过去的经验和非理性的因素都会对我们的选择造成影响。我们给问题赋予了框架,而后又反作用于自己的決策。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如何才能避免选择的错误?最好的办法是了解框架,认识到框架的存在,并利用它的存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决策,达到满意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小萌 (艾亚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