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28713
天香飘渺——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9期
     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装有四种香料的香炉

    众香聚合

    自汉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至东汉、三国的300多年间,香的使用仅仅限于上层社会,贵族阶层将用香视为一种豪华的享受和身份的象征,香料也因此身价倍增。葛洪《抱朴子·内篇》云:“人鼻无不乐香,故流黄、郁金、芝兰、苏合、玄膳、索胶、江蓠、揭车、春蕙、秋兰,价同琼瑶。”

    随着香料品种的增多,至东汉时,人们已开始研究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并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与调和制造出特有的香气。于是,出现了香方的概念,即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和香。

    这个时代的熏香,大多放在装有燃炭的炉中直接烧熏,既有一种香材单焚,也有几种香材合烧。炉下的承盘贮水,既可承灰,亦可增加水汽,使香味润泽好闻。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和姜等;出土熏香炉两个,其中一个炉内装有高良姜、茅香、藁本和辛夷。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铜熏炉共有11件,其中有一款比较罕见的四穴连体熏炉,它由四个不互相连通的小方炉合铸而成,炉腹和顶盖均镂孔透气可同时焚烧四种香料,焚烧时,香味混合。

    这种将不同的香草植物放在一起焚烧的方法,便是“合香”的雏形。

    至魏晋南北朝,人们对香料已有了深入了解和认知。晋郭义恭曾撰写《广志》,对当时所使用的香料,诸如乳香、熏陆香、迷迭香、艾纳香、甘松香以及蕙草等都进行了论述。

    此阶段,佛教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文化发展,促进了南亚和西亚等地香料的传入。佛教推崇用香,把香作为坐禅修道的助缘,且诵经、供奉时都离不开香。道教在南北朝时也发展迅速,它采用熏香、浴香的方式祭礼。

    佛教、道教仪式中烧香习惯的日常化和普及以及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推广,使香不仅用于庙堂之上的礼佛拜神,亦用于民间尘世的祭拜祖先。此时,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精神。

    合香此时已经非常普及,以多种香料配制的香品被广泛使用,且选料、配方、炮制都颇具法度。合香的种类繁多,有居室熏香、熏衣熏被、香身香口、养颜美容、祛秽疗疾等品种;就用法而言,有熏烧、佩戴、涂敷、熏蒸和内服等;就香的形态而言,有香丸、饼、粉、膏以及汤等。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著书《和香方》,言香料特性、使用方法。此书亦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香学(香方)专著。在该书中,首次出现了“和香”(将多种香料配制的香品)的名称。而后人将一系列具有一定法度的香材甄别、配伍、炮制、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过程称为“合香”。

    南北朝时期,香料在医疗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草典籍《名医别录》中,收录了沉香、檀香、乳香、丁香、苏合香、青木香以及藿香等一批香料类药材。陶弘景为此书作注,并据此对《神农本草经》进行了修订补充,编纂了著名的《本草经集注》。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起源于神农氏,又名《神农本草》,书中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载有麝香、木香、桂、白芷、兰草、秦椒、杜若、蘼芜和泽兰等多种香药。《神农本草》将所载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用以合香的香料多数位列上药之中。

    以熏代烧

    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社会长期割据的局面,强盛的国力和发达的陆海交通使国内香料流通和域外香料输入都十分便利。

    《杜阳杂编》有载:“隋炀帝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每一山焚沉香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间,用沉香两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如此焚烧沉香,恐怕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人。

    唐时,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域外香料输入畅通无阻。“住唐”的商人不计其数,他们长期居留中国,足迹遍布长安、洛阳、开封、广州、泉州和扬州等地。香料是他们经营的主要品种,包括檀香、龙脑香、乳香、胡椒、丁香、沉香、木香以及安息香,等等。同时,唐作为强大的帝国,各国前来进贡的香料也极为丰富。最迟进入中土的高档香料龙涎香,就是在唐时进入我国的。

    《旧唐书》记载,贞观十五年(641),中天竺国(今印度境内)“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其国“有旃檀、郁金香通于大秦”。贞观二十一年(647),堕婆登国(今印尼境内)“献古贝、象牙、白檀,并赐以杂物”。

    唐代宫廷及权贵用香奢华,当时的许多皇帝,如高宗、武后、玄宗等都对香料十分钟爱,而且依仗国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级和数量上,远超前代帝王。唐宣宗之前,皇帝“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唐敬宗李湛还用龙脑香、麝香粉末造纸箭,与嫔妃们戏乐,“每嫔妃群聚,帝躬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宫中名‘风流箭’”。唐代宫中开始出现专门制作用香的口脂匠。唐代官员依前代旧例,上朝前熏衣留香,奏事含香。宫殿、官署等办公场所均设香炉熏香。

    隔火熏香之法在此时开始流行。“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银叶或其他隔火材料将香材和香炭火隔开的品香方式。此种销香之法既可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散发得更加舒缓。虽然程序繁琐,依旧备受青睐。 (宋青鸾)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