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枪殇:从“防身”到“妨身”(1)
2018年的情人节,当爱侣们相拥在玫瑰花与巧克力的馥郁中时,喋血事件再度爆发,只不过这一次,无辜丧命的不是传说中的圣瓦伦汀,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都会区帕克兰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17名手无寸铁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这起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死伤最严重的高中枪击事件再次挑动了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自特朗普决计竞逐白宫之年起,美国的枪击死亡率直线上升,关于枪支“防身”不成反“妨身”的诟病随之铺天盖地,拥抢究竟是瘟疫还是救赎,亦不断在每个美国公民的灵魂深处形成拷问。不无夸张地说,枪殇作为长期困扰美国社会的痛点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试图回顾该问题,恰如欲同美国历史、制度和社会环境展开一次面对面的倾心交谈。
昔日“荣光”与今日“血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美国那般自正式建国之前便同枪支结下不解之缘。在蛮荒不堪、野兽横行的新大陆,枪和火器是走下“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们抵御死亡、寒冷、饥饿,于逆境中落地生根的“护身符”。当英国政府的苛捐杂税、作威作福令美国先民忍无可忍时,枪支是他们在莱克星顿、萨拉托加、约克敦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令英军闻风丧胆进而赢得民族独立的“法宝”。在之后的西进运动、南北战争、废奴运动中,枪支也屡屡发挥巨大作用,不仅将美国的疆界从大西洋西岸一路推进至太平洋东岸,更修复了国内政治裂痕,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扫清了障碍。于是,枪支在谱写“山巅之城”的荣光时也实现了从工具到价值乃至文化的跨越,被世代美国人奉为自由权之载体、秩序之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特别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强调“精良守纪的民兵队伍乃自由州安全之必须,据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到侵犯”,拥抢派似乎由此寻得了合法性基础和行动保障。1791年生效至今,这段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场合几经援引或阐释,即便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今天的美国早已不需时刻准备抗击外侮、抵制暴政,拥抢的现实意义停留在自卫层面,但对自由购买和使用枪支的执念业已深植于美国社会的肌理之中,短期内该状态很难彻底改变。拉斯维加斯音乐会枪击民众悼念奥兰多枪击案遇难者
, http://www.100md.com
尽管枪支带来的美式“荣光”还镌刻在历史典籍之中,但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枪支的负面社会效应不断放大,全民持枪对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有目共睹。2017年,全美共发生61089起枪击事件,导致15549人命丧枪口,31058人受伤。2018年,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已爆发大规模枪击案48起,3081人殒命,5343人受伤。回首过往,过去50年间超过150万美国人的死与枪支有关,该数字甚至比1775~2017年间,美军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9·11后的全球反恐行动等大大小小战事中的死亡总人数还要多出33万。放眼世界,美国是拥抢人数最多的国家,大概每10人中就有4人拥有或家中有人备枪。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枪杀率高居榜首,美国人因枪击遭遇不测的概率是英国人的51倍。很顯然,200年后的今天,枪支引发的血光之灾早已盖过了曾经的荣光,给当代美国人的记忆留下一个个惊心动魄、万劫不复的时刻。
大体来看,目前美国的枪击案分为三类:(1)自杀类。每年约有2.1万个美国人饮弹自尽,平均每天58人,其中老年男性、白人、退伍军人均属高危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用枪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比10年前增加了70%,如今每年大约有500个孩子因此死于非命,而他们当中的80%都使用了自家枪支。(2)过失误射类。2006~2016年,多达6885个美国人因意外枪击丧命,死者中不满25岁的居多。青少年甚至儿童成为此类枪击案主要受害群体的原因较为复杂,与该年龄段本身易冲动、对枪支不甚了解却怀有天然好奇感等特点有关,而家庭购买枪支且未能妥善保管、缺乏必要的枪支安全教育和使用指南也不容忽视。(3)蓄意谋杀类。相较于前两种,此类往往波及面广,死伤更为严重,枪手作案后亦有可能选择相同方式自行了断。2017年以来,震惊世界的拉斯维加斯露天乡村音乐节惨剧、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泉教堂枪击案及前文提及的佛罗里达州校园枪击案均属此类。当然,若继续细分,肇事者或许是个人,选择向先前与自己有接触或过节的人群、场所实施集中杀戮;又或许是本土恐怖分子,尤其是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各色“仇恨组织”所为,如另类右翼、3K党、新纳粹及其成员等。尽管特朗普政府将国内恐怖袭击的矛头全面指向穆斯林,但数据表明,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和所在团体制造大规模枪击案的数量远超过穆斯林或其他移民。
, 百拇医药
控枪之争与立法的苍白誓言
鉴于枪支在美国人心目中兼具神圣意味和危险气息,加之第二修正案语意模糊,故而就如何解读和援引此条款,出现了“公共权利说”和“个人权利说”两种论调。前者视第二修正案为英美历史上民兵传统的继承,是各州有权集结力量对抗中央政府暴政的宪制安排。故而在强调民兵组织必要性之后的枪权论述显然是一种集体武装权利,不可把其适用范围肆意延展至个人层面。换言之,不具民兵身份的民众,他们的持枪权不在宪法保护之内,控枪甚至彻底禁枪都无所谓违宪。后者则坚信“奴役人民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令他们解除武装”,认为修正案中的两句话用逗号分隔并不意味着仅保护民兵的拥抢权,其本质在于兼论集体武装与个人拥枪的重要性。于是,天赋枪权且受宪法保护是这一派顺理成章的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2008年“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及2010年“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最高法院秉承权利本位原则对地方的禁枪措施说“不”,并继续重申持枪作为个人权利的立场,拥枪派的“腰杆”由此更硬气了。, http://www.100md.com(王聪悦)
昔日“荣光”与今日“血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美国那般自正式建国之前便同枪支结下不解之缘。在蛮荒不堪、野兽横行的新大陆,枪和火器是走下“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们抵御死亡、寒冷、饥饿,于逆境中落地生根的“护身符”。当英国政府的苛捐杂税、作威作福令美国先民忍无可忍时,枪支是他们在莱克星顿、萨拉托加、约克敦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令英军闻风丧胆进而赢得民族独立的“法宝”。在之后的西进运动、南北战争、废奴运动中,枪支也屡屡发挥巨大作用,不仅将美国的疆界从大西洋西岸一路推进至太平洋东岸,更修复了国内政治裂痕,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扫清了障碍。于是,枪支在谱写“山巅之城”的荣光时也实现了从工具到价值乃至文化的跨越,被世代美国人奉为自由权之载体、秩序之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特别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强调“精良守纪的民兵队伍乃自由州安全之必须,据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到侵犯”,拥抢派似乎由此寻得了合法性基础和行动保障。1791年生效至今,这段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场合几经援引或阐释,即便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今天的美国早已不需时刻准备抗击外侮、抵制暴政,拥抢的现实意义停留在自卫层面,但对自由购买和使用枪支的执念业已深植于美国社会的肌理之中,短期内该状态很难彻底改变。拉斯维加斯音乐会枪击民众悼念奥兰多枪击案遇难者
, http://www.100md.com
尽管枪支带来的美式“荣光”还镌刻在历史典籍之中,但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枪支的负面社会效应不断放大,全民持枪对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有目共睹。2017年,全美共发生61089起枪击事件,导致15549人命丧枪口,31058人受伤。2018年,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已爆发大规模枪击案48起,3081人殒命,5343人受伤。回首过往,过去50年间超过150万美国人的死与枪支有关,该数字甚至比1775~2017年间,美军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9·11后的全球反恐行动等大大小小战事中的死亡总人数还要多出33万。放眼世界,美国是拥抢人数最多的国家,大概每10人中就有4人拥有或家中有人备枪。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枪杀率高居榜首,美国人因枪击遭遇不测的概率是英国人的51倍。很顯然,200年后的今天,枪支引发的血光之灾早已盖过了曾经的荣光,给当代美国人的记忆留下一个个惊心动魄、万劫不复的时刻。
大体来看,目前美国的枪击案分为三类:(1)自杀类。每年约有2.1万个美国人饮弹自尽,平均每天58人,其中老年男性、白人、退伍军人均属高危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用枪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比10年前增加了70%,如今每年大约有500个孩子因此死于非命,而他们当中的80%都使用了自家枪支。(2)过失误射类。2006~2016年,多达6885个美国人因意外枪击丧命,死者中不满25岁的居多。青少年甚至儿童成为此类枪击案主要受害群体的原因较为复杂,与该年龄段本身易冲动、对枪支不甚了解却怀有天然好奇感等特点有关,而家庭购买枪支且未能妥善保管、缺乏必要的枪支安全教育和使用指南也不容忽视。(3)蓄意谋杀类。相较于前两种,此类往往波及面广,死伤更为严重,枪手作案后亦有可能选择相同方式自行了断。2017年以来,震惊世界的拉斯维加斯露天乡村音乐节惨剧、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泉教堂枪击案及前文提及的佛罗里达州校园枪击案均属此类。当然,若继续细分,肇事者或许是个人,选择向先前与自己有接触或过节的人群、场所实施集中杀戮;又或许是本土恐怖分子,尤其是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各色“仇恨组织”所为,如另类右翼、3K党、新纳粹及其成员等。尽管特朗普政府将国内恐怖袭击的矛头全面指向穆斯林,但数据表明,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和所在团体制造大规模枪击案的数量远超过穆斯林或其他移民。
, 百拇医药
控枪之争与立法的苍白誓言
鉴于枪支在美国人心目中兼具神圣意味和危险气息,加之第二修正案语意模糊,故而就如何解读和援引此条款,出现了“公共权利说”和“个人权利说”两种论调。前者视第二修正案为英美历史上民兵传统的继承,是各州有权集结力量对抗中央政府暴政的宪制安排。故而在强调民兵组织必要性之后的枪权论述显然是一种集体武装权利,不可把其适用范围肆意延展至个人层面。换言之,不具民兵身份的民众,他们的持枪权不在宪法保护之内,控枪甚至彻底禁枪都无所谓违宪。后者则坚信“奴役人民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令他们解除武装”,认为修正案中的两句话用逗号分隔并不意味着仅保护民兵的拥抢权,其本质在于兼论集体武装与个人拥枪的重要性。于是,天赋枪权且受宪法保护是这一派顺理成章的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2008年“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及2010年“麦克唐纳诉芝加哥案”,最高法院秉承权利本位原则对地方的禁枪措施说“不”,并继续重申持枪作为个人权利的立场,拥枪派的“腰杆”由此更硬气了。, http://www.100md.com(王聪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