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97330
戊戌维新120周年祭(下)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2期
     维新势力无法对列强建立一种正确的认识,无法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他们在对外政策的基本取向上,虽然时时处处以民族、国家、王朝利益为至上原则,但却每每陷入难堪境地。事实上,不论列强对中国维新事业是同情、支持亦或反对,他们的真实心态不可一概而论。一方面,他们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以为维新改革可以给中国带来进步、繁荣,进步、繁荣的中国远比野蛮落后的中国更合乎列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他们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不可能真正支持中国通过改革走上繁荣昌盛之路,因而一旦改革事业受到阻碍或扼杀,他们并不愿意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同情、支持中国的改革派。我们看到,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几个主要外国政府尽管对落难中的维新人士予以庇护、同情,但这些政府实际上很快就转到维新势力的对立面—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清政府方面去了。

    维新失败再思考

    强烈的种族、民族主义情绪,使维新派看不清列强的帝国主义本质,他们对列强既充满担心、提防,又产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依赖感,以为维新运动如果获得列强全力支持,便不难取得成功,中国也不难再度富强、振兴。于是,在维新思潮酝酿之初,维新志士不但提出要效法日、俄等国改革模式,而且提出一旦时机成熟,礼聘伊藤博文等外国人士作为中国政府高级顾问,指导中国改革、发展。甚至到了维新力量即将遭到反对势力摧残的关键时刻,在维新志士心目中似乎依然只有外国列强的保护、干预才能使他们度过难关,寄希望列强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然而,维新与保守毕竟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列强和外国人基于自己的价值原则,可能适当地表示自己的同情、理解和遗憾,或在不损害国家关系的前提下提供适度保护、帮助和支持。但是,这种支持毕竟以不损害国家关系为前提,因此我们看到,虽然维新志士在政变发生后都尽可能受到外国势力的保护流亡他国,但维新事业却并没有因为列强支持而得以继续进行下去。中国问题的真正解决永远只能依靠中国社会内部进步、健康力量,任何完全寄希望于外国支持与帮助的想法都难以获得真正成功,这或许也是戊戌维新留给后世中国的重大教训之一。

    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

    这样说,绝不意味着指责维新志士在从事国内改革时不该利用国际背景,无视国际潮流的变化。事实上,在国际关系日趋紧密的近代中国,国内政治的任何大变动都不可能不受到国际背景的影响和制约。问题在于,维新势力无法真正辨认国际潮流中的进步与反动,而是基于自己民族、种族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施展中国传统政治中的纵横捭阖之术,企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通过与英、日结盟而与保守势力的亲俄政策相抗衡,从而力争中国的权益,进而有助于维新事业的成功。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不可行的。

    在国家关系日趋紧密的近现代,国内政治的变化不能无视国际背景的影响,有心推动国内政治进步的势力、集团更应充分利用国际环境的支持,借助于国际进步潮流推動国内改革。但是,这种利用与借助不能立足于狭隘的民族利益,更不能陷入民族主义的误区,在根本点上必须凭借国内包括人民大众在内的政治资源,最大可能淡化民族、种族主义情绪,依靠自身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然而,近代中国尤其是戊戌年间的维新势力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在内外政策上都势必陷入民族、种族主义误区,这是维新运动之所以夭折的根本原因之一。(完) (马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