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3290295
科学流言榜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4期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节能灯致癌还有毒

    流言:目前已是家居必备品的节能灯泡,竟然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且含有剧毒物质——汞。

    真相:此流言的所谓依据是:美国生命科学网上曾有文章称,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节能灯泡在使用时比普通灯泡发出的紫外线辐射更强。

    这篇文章的有关原始表述是:“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不过,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细胞是泡在培养皿里通过体外培养方式获得的皮肤细胞,并不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有表皮的保护。其次,该实验对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这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的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用紫外线进行发光的方式,可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一般来说,只要是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上述文章中还声称,节能灯泡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该物质,就会导致死亡。

    汞是有毒的,摄入超过一定剂量会致人死亡,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一盏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并且被封在灯泡里面。即使灯被打碎了,也要几百盏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流言:最近,一则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提到,“大蒜炝锅”这种常见的烹饪方式非常不好——因为在炝锅的过程中大蒜会产生一种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真相:所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在被加热到120℃以上时,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产生的数量和烹饪形式密切相关:烹饪温度越低、时间越短,产生的丙烯酰胺越少;反之,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我们在用大蒜炝锅时,由于烹饪时间很短,产生的丙烯酰胺数量非常少,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威胁。比起大蒜炝锅,我们更应该警惕炸薯条等油炸类食品。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文献,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所谓“2A类致癌物”,意思是说,有实验证实,丙烯酰胺可以令实验动物患上癌症。不过,对于人体而言,尚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证据。

    自2002年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发布研究报告起,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癌症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先后对丙烯酰胺的致癌风险做了评估。截至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会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使丙烯酰胺可以引起癌症,也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行。动物实验表明,每千克体重每日摄入0.3毫克,是丙烯酰胺致癌的临界点。

    对于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以上的丙烯酰胺,才有担心的必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1千克炸薯条中平均含有1312微克(1.3毫克)丙烯酰胺。也就是说,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一天要吃11.5千克的炸薯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才会达到临界点。如果把炸薯条换成大蒜,要达到临界点,所要摄入的量还要更多,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大壳粉”导致不孕不育

    流言:麻辣燙中添加的“大壳粉”是罂粟类似物,它除了可能有毒品的危害外,还含塑化剂,会导致不孕不育。

    真相:在市场上,这种“大壳粉”的外包装上一般绘有类似罂粟的植物图案,也有人称其为“大壳粟粉”;但实际上,经过专业检测,在其中并没有发现罂粟碱。

    至于会导致不孕不育的说法,可能是因为有专家在“大壳粉”中检测出了一种名叫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塑化剂。

    实际上,最常见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它们是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在“大壳粉”中,这两种塑化剂的含量都非常少。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原卫生部规定,食用香精香料中的塑化剂总量不得超过每千克60毫克(60ppm)。只要符合这个标准,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和使用。“大壳粉”中的DOP含量大约是3ppm;因此,从安全性上来看,并没有问题。

    有关部门提示,尽管个别店家用“大壳粉”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不妥,不过希望消费者和媒体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化学物质、纯天然等概念。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经过风险评估,添加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没有问题的。

    盐水泡菠萝防“蜇嘴”

    流言:菠萝是很多人春夏季节喜爱吃的水果;不过,如果直接进食,很可能引起舌头、嘴巴的刺痛。为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真相:吃菠萝可能造成口腔刺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菠萝中含有高活性的菠萝蛋白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解口腔黏膜、舌头、食道内的蛋白质。对胃酸少的人来说,吃菠萝甚至可能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