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3277431
西子湖畔戍平宁(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18期
    

    二百年興衰起落

    杭州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在清代,这里既是“不可无重兵驻防以资弹压”的“江海重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点和天下财赋的重要来源地,因此成为清朝最先派驻八旗驻防的城市之一。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在杭州城的清泰、望江、候潮三门一带修筑兵垒,这是八旗驻防杭州的开始。后来,因八旗驻防固山额真(八旗官名)所统帅的旗兵与汉民之间矛盾重重,清廷遂于顺治七年(1650)选择杭州城西隅之地修建满城供旗兵驻防之用,以使二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工程于当年竣工,次年八旗驻防官兵进驻满城。顺治十六年(1659),清廷又对杭州满城进行了扩建。

    杭州满城在建成后的200余年间从未遭遇兵火之事。旗人安居城中,乐享太平生活。但杭州终非永无兵革之祸的世外桃源。咸丰年间,杭州满城首次遭遇了兵与火的挑战—太平天国起义,这次挑战为杭州满城带来了灭顶之灾。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为解南京危局,采用“围魏救赵”之计,曾两次进攻杭州城。第一次杭州城遭太平军围困数日后被援军所救,第二次却未能幸免。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太平军在江西兵败于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军,为拱卫南京退入浙江。萧山、绍兴等多个浙东、浙西县城接连陷于敌手,导致杭州南面门户大开,形势危急。十月,李秀成率军从严州出发,先攻克了余杭,再取道闲林埠、古荡进攻杭州。当时各路清军都退入杭州城,只有布政使林福祥率三千定武军驻守望江门外。太平军于十月底开始大举进攻,由孤山进军南屏山,因乍浦副都统杰纯率西湖水军阻击而改由九里松往南进军。太平军童大路、陈炳文二部在凤凰山、清泰门一带与清军提督张玉良、副将杨金榜、总兵文瑞所率清军多次交战,互有胜负。张玉良担心杭州城被敌军合围,派遣副将况文榜送信给浙江巡抚王有龄,要求军队尽快出城与城外清军汇合。但未受重视,以致延误军机。太平军一夜间在城外筑营数十所,将杭州内外交通完全隔绝。之后提督张玉良、守备林寿春相继阵亡,太平军将搬运自钱塘江的船只经慈云岭放入西湖,与西湖水军在湖中展开激战,西湖水军溃散,清军已无反击之力。在太平军的围困之下,杭州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直至十一月,城中弹尽粮绝。商人胡雪岩虽准备好了二万石大米,但只能停泊在三廊庙外的钱塘江上,无法运进城中。城内饥民只能勉强用草木皮革果腹,甚至不得不分食尸体。官兵则屠杀放生园中的动物和战马来充饥,就连巡抚王有龄也被迫以谷糠为食。绿营兵丁闯入百姓家中强抢食物之事时常发生,城内混乱不堪。二十八日,守城清军全面溃散,太平军攻陷杭州,巡抚王有龄以下官员多自杀殉职。十二月初一,杭州满城亦被太平军攻破。将军瑞昌投水自杀,乍浦副都统杰纯战死。满城内驻防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城垣大半毁于战火。

    同治三年(1864)二月二十四日,左宗棠率湘军克复杭州。三月初,左宗棠部移驻杭州,发现城中大多数官署民宅仅剩焦黑的墙壁,满目疮痍。左宗棠设筵祭奠全城殉难军民,并亲自宣读祭文,读到沉痛之处泪流不止,从祭者和旁观者无不悲痛万分。传说,当日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空在祭奠仪式完毕后瞬间晴空万里。清政府克复杭州之后,对满城重新进行修葺,修补毁缺。同治八年(1869),将军连成修治满城营门。光绪年间,又重修了南门。

    1911年11月,革命军在杭州发动起义,蒋介石担任敢死队队长。11月4日午夜,蒋介石率领敢死队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巡抚增韫及其眷属,满城中的驻防清军缴械投降。后杭州满城的城墙被全部拆除,营地归公标卖,营房几无所剩。至此,杭州满城不复存在。

    史料中的城市布局

    杭州满城位于当时杭州府城之中,是在城内西隅砌筑高一丈九尺、宽六尺的界墙而建成,其“北至井字楼,南至军将桥,西至城西湖边,东至大街”,环城周长九里有余。满城城墙、城门、护城河俱全,俨然一座城中之城。

    满城设有五座城门。东侧建有平海门和迎紫门(在平海门南),分别位于弼教坊和花市;西南建有延龄门,位于延陵桥;北侧建有拱宸门,位于井字楼;西北建有承乾门,位于车桥。拱宸门和承乾门相对狭小,承乾门更有便门之称,方便“樵采出入”。乾隆三十年(1765),杭州将军萨尔哈岱又在城墙北面开辟了建正门。建正门离校场较近,从此门出发到校场检阅军队最为方便。另外满城中还设有三座水门,分别位于施水坊桥之南、结缚桥和盐桥。

    满城内的八旗军队各按方位屯驻。正白旗在城北拱宸门内,镶白旗在城东平海门内,正蓝旗在城东迎紫门内,镶蓝旗在城东南军将桥,正红旗在城西北承乾门内,镶红旗在城南部的井亭桥西,正黄旗在城中部偏南的洪福桥西,镶黄旗在城北长生桥东。

    杭州满城内有衙署房屋二万余间,包括公衙门(后称会议府)、将军署、都统署、左翼都统署、满洲八旗各旗协领署、蒙古八旗协领署、笔帖式署、理事厅同知署等。城中军事设施较为齐全:设有大校场,位于城外北首(今湖滨公园一带);还修建了演炮场和两个巡查所,用以弹压兵民;有八个箭厅,每旗一所;与箭厅同时设立的还有专门为学习满语设置的官学。此外,浙江巡抚官署、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南粮仓、梅青书院、八旗会馆等也设在满城之中。

    驻防满城的官兵

    杭州满城的驻防官制经历了一个由初创至成熟的漫长发展过程。满城建立早期,固山额真曾在短时间内作为杭州满城的最高领导人。清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确立杭州将军为驻防统帅。康熙十三年(1674),又增设副参领、防御和骁骑校等官职,构建出杭州满城驻防官制的基本架构。

    满城以将军为最高长官,将军官阶与地方总督相等,负责整个驻防事务,其职责主要为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行政、修举武备。此外,将军还主持春秋两季的祭孔活动。副都统仅次于将军,负责协助将军处理军政及财政事务。再次为协领,率领一旗。协领之下为佐领,每旗四人。每个佐领管理50名兵丁,主要主持三年一次的人口统计工作,协助给旗兵发放供给和薪饷。另外,各旗中还有防御、骁骑校、领催等分管军中琐碎事务的小官吏。 (冯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