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背后的心理学
与不断提升的上网速度一样,当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常常使身心满负荷运转,但人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面对这种矛盾和压力,人的适应性反应是借助不同的生活哲学和生活方式来应对,包括“断舍离”等观念在内的极简主义便是这些应对方式中的一种。极简主义认为,我们应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事情当中,削减那些不必要或者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在单点上取得最大的突破。综观极简主义风潮,无外乎以下子类型:物品极简、人际极简、任务极简。那么,这些说法和做法是否符合人的心理规律呢?
物品的极简
我们拥有的物品的多寡会对心理形成干扰吗?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描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进一步发展,就可称为囤物症。
确实,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研究者通過数字广度记忆、空间跨度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等方法测量发现,强迫性囤积的人在工作记忆和执行能力上都比普通人弱。喜欢囤积的人在空间注意力上较差。这表明,更多的物品和更少的认知资源之间是有相关关系的。更有趣的是,那些有严重囤积倾向的人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也有自知之明,自认比普通人记忆力要差。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记忆力自信心不足。
当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不过,从理论上说,空间中的物品过多,我们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搜寻目标物品。因此,这会占用原本稀缺的注意力广度。另一方面,喜欢囤积物品的人将更多精力花在购买、获取物品上,这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对于这点,来自金钱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旁证是,贫穷会损害认知能力,而其原理在于我们对物品的“斤斤计较”太过耗神。
相反,少些物品,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卸下更多负荷,从而能轻装上阵,专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这也许是物品极简的好处之一。因而,囤物除了跟认知有关,还跟自我有关。研究发现,在让人感觉失去控制的压力情境下,人们会出现保存资源的行为,以备未来所需。同时,人们也会出现较强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更多必需品(也就是所谓的囤货)来重获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因此,在消费心理学领域,研究者认为人对有些物品过于依恋,导致这些东西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例如,好莱坞电影《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中的女主角贝瑟尼对手机非常依赖,以至于在穿越到没有手机的时代后仍念念不忘,甚至焦虑。但逐渐适应了之后,她说:“在没有手机后,我身体的其他器官都变得更加敏感了。”这时,影片中来自没有手机的旧时代的主角艾利克斯问她:“难道手机在未来已经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了吗?”
人际极简
人天生就容易将人际关系想得较为复杂。例如,新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脑的“默认模式”就是在“想别人”,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认知。“默认模式”具体是怎样运作的呢?当人什么都不需要思考的时候,脑的静息态扫描发现,唯一还活跃着的高级脑区就是那些与识别和理解他人有关的脑区。这意味着,我们随时准备着与他人发生联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闲下来的时候,却闲不住地去翻看社交媒体上他人的信息,比如微博或者微信的朋友圈。与他人发生联结是我们的本能。
但是,认识他人的机会多未必是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笔者最近的研究也发现,人际流动性(即人际交往机会)的增加并非伴随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反而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有关。这表明,人际交往的增多未必带来高质量的社交生活,有时反成为了负担。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人们能够维系的稳定社交关系的数量是有限的。根据邓巴数理论,人类大脑进化程度只允许我们和150个人保持社交关系,这个社交极限数字—150,后来就被称为“邓巴数字”。最近,邓巴调查了3375名脸书用户,结果显示,英国人每人平均拥有150个脸书好友,但真正与自己互动交流的仅有4人。尽管社交媒体技术帮助人们扩大了虚拟网络中的交友圈,但是这对于交到更多真心的朋友似乎并不起什么作用。
过多的人际交往使人们能够分配到每一个关系中的资源更少,因而形成的关系更多可能是浅层的关系。例如,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人们维系较大的社交网络关系,与更多人发生互动。但是,个体可能会不加选择地添加大量好友,实际上无法与他们发生有意义的交流。这种关系无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因此人际环境中流动性的增强未必带来更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任务极简
如果我们按照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把人脑比喻成计算机,那么人的长时记忆相当于硬盘,人的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相当于内存,人的思维相当于计算机处理器。那么,人脑的能力瓶颈在哪儿呢?人的长时记忆似乎还不构成短板。甚至,按照记忆遗忘的提取理论来说,人脑的记忆可能是无限量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记忆有限,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成功地将记住的东西提取出来,其实它们都在脑子里。相比之下,人的工作记忆是人脑的局限之所在。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相当有限的,这就好比电脑的内存不足。现在个人电脑的内存已经从1G升到2G、4G,乃至8G,而人脑的工作记忆容量并没有随着我们每天要接收到的信息的大量增长而同步增长。此外,个人电脑的处理器已经从以前的单线程升级到多线程,而人脑的思维依旧只能是单线程的“处理器”。因此,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同时完成多个任务时,这些任务都共用一个认知资源,比如工作记忆。人脑是单线程,不是多线程任务处理器,当同时加工多个任务时,必须不断切换任务。人脑并不能真正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它只是在不同的任务间来回切换。表面上看我们的大脑在“一心多用”,实际上“应接不暇”,勉强维系。根据注意力的时间共享理论,频繁切换任务本身也需要对注意力进行配置,因而更易削弱人有限的认知资源,并导致更大的认知负担。
更重要的是,注意力的负荷理论认为,认知负担大后,人容易分心,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多任务操作。那么,我们反而无法专注地去实现最重要的目标,有限的精力都花费在边边角角上了,而且,这也是拖延症的原因之一。
决策与选择极简
决策或选择极简,是指在决策前事先减少可供自己选择的选项。选择极简跟任务极简类似,因而我们简单谈谈。例如,乔布斯、扎克伯格和奥巴马等人在衣物上的极简就让人津津乐道。每天穿同一款衣服的确让人省心很多。而且,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的误判心理之一是认为自己能拥有的选择越多越好。这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可选项多证明我们有更大的自由。但是有些研究表明,选择越多,越容易焦虑,对自己的决策的事后满意度反而降低。有研究者发现,选择越多,人们越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做决定,而且做了决定后容易不开心。在经济决策方面,当选项多了后,人们容易犹豫,不够果断,反而损失较多的金钱。
之所以选项过多会带来焦虑,其中一个原因是信息超载。人是需要刺激的动物,比如,我们刷新闻不亦乐乎。但若信息刺激过多,也让人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纠结”。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人天生不喜欢做决定。我们更愿意保持现状,不喜欢后悔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群需要领导者。领导者的功能之一是做决策。果断坚决是领导者必备的特质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极简是一个心理能力的分配方案。极简主义的道理很简单—珍惜我们的心理资源,用在刀刃上,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人性会设置很多阻碍。 (何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