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3272666
扬州江蹙海门帆散去(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20期
     在全国经济版图上,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令人瞩目。江苏省内,苏州、南京、无锡长期名列前三,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古城扬州则相对较弱,处常州、盐城之后,位列第八。谈及历史与今天的差距,总能引发扬州人的很多讨论:这座曾经引领江南發展的文化豪门,是如何在现代慢下了节奏?

    走进今日扬州,宽阔的道路、崭新的城市综合体比比皆是。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日夜喧嚣的街市是它现代的一面。笔直的大运河由南向北穿越城区,在广陵老城,或西北蜀岗,窄小的胡同、低矮相连的老屋、青砖铺就的街面和雅致的亭台楼阁,让人如沐古风。古旧店铺里的老营生,瘦西湖水面的慢摇船,都能使人回到过去的扬州,回到历史中的扬州。

    河为名,盐为富,扬州的前世回眸

    地理位置上,扬州地处淮河之南、长江之北,《尚书·禹贡》说“淮、海惟扬州”。然而在文化上,扬州却一直都是江南的代名词,《周礼·职方》说“东南曰扬州”。《禹贡》说扬州的得名是因为“江南之气燥劲,厥性轻扬。州界多水,水波扬”。上古之时,大片南方国土还远未燃起文明薪火,但禹贡九州就已有了扬州的身影。春秋时夫差向北凿出邗沟连接淮河,让吴国可以北击齐国争霸中原;汉初刘濞向东开挖“茱萸沟”,打通至如皋的运盐河,“煮海水为盐,国用富饶”的小吴王竟足以撼动汉帝国的基业。

    大运河

    隋唐时期大运河全线贯通,让扬州的地缘优势凸显,成为超越蜀地的国家经济首都。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追溯道:“唐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兼备海、江、运河之利的扬州,自然快速成为国际国内贸易的枢纽。大量来自波斯、大食等地的外国客商聚集在扬州开展贸易,杜甫作诗“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即是明证。宋代沈括总结说:“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贸易迁徙之人,往还皆出扬州之下。舟车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唐宋间最著名的文化达人、诗词大亨都在扬州留下影像,在他们的笔下,扬州不仅土地平旷,为东南佳丽;而且富甲一方,繁花似锦。以城市为例,唐代城市为里坊制,夜间宵禁不见灯火。而开元年间的广陵却“通州尘市繁嚣,星桥火树,较盛他处”,成为最早的不夜城。元宵时节,全扬州城“衢市架松为棚,缀彩幔流苏,悬灯其下,少年载酒游乐,漏尽不休”。相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安静和寂寞,夜扬州是多么热闹和繁华啊。在诗中,扬州是“烟花三月,十里春风”;在词里,扬州有“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十六陂春水白”。李太白高歌一曲送浩然,杜牧之十年回首扬州梦;迷楼九曲前谁家唱水调,珠帘十里中嫦娥剪绿袍。欧阳修建平山堂声压宇宙,王安石杯觞谈笑客风流;苏东坡蜀岗烹茶意自便,黄鲁直扬州醉酒蟹填腹。那个时代的扬州,高朋满座,群星璀璨;那个时代的扬州,是文化的豪门,令人侧目,令人羡慕。

    明清时期扬州影响力虽有所下降,但仍是江南一大都会。当时全国最大的产盐、贩盐商人集中在扬州,管理盐运的两淮盐运使仍设在扬州。不仅盐商云集,药材、香料、丝绸、瓷器、粮食以及各类人才都在这里汇聚,一时间“春风荡城郭,满耳沸笙歌”。淮扬菜借此走向全国,“扬州八怪”名垂艺术史,扬州“瘦马”名满天下,扬州也成为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代名词,堪称中国最早的“魔都”。

    聚行者,“养瘦马”,扬州的丝路记忆

    唐代诗人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必定有一段要走运河,这条南北走向的运河至今仍在扬州城内碧波粼粼长流不息。在东关老城靠近运河的西侧,有座二层高古色古香的明清砖楼。楼前贴黑色墙砖的内嵌型的现代方形大门,显得多少有些突兀。这里是新近建成的“马可·波罗纪念馆”。馆前有一尊长着翅膀的玄黑色狮子,狮子通体消瘦,头高扬,尾翘起,右前爪下按住一本打开的圣经,上面用拉丁文写着“给你幸福,给你和平”。与中国传统的石狮相比,这尊狮像缺少异性伴侣,又不丰满圆润,宛如当年长途旅行后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纪念馆前的石狮

    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述,自陆上丝绸之路东行至中国大都的他,曾受忽必烈大汗的委任,在扬州做了三年的总督,即“曾奉大汗命,在此城治理亘三整年”。但从文字数量来看,马可·波罗的扬州记述仅150字左右,与杭在(杭州)、泉州等地的字数相差甚远,除“此扬州城颇强盛”“使用纸币”“恃工商为活”等单调文词之外,再无扬州风貌的生动画面可循,不大像是对自己任职三年的城市记忆。尽管疑点不少,慷慨的扬州人还是为他在运河畔建起一座纪念馆,纪念他对扬州的赞美和宣传。

    还好,在47年之后,出生于意大利的中世纪著名的旅行家鄂多立克,也为扬州留下了可资回忆的历史文字。这位苦行僧式的行者从威尼斯起航,经历千辛万苦的海上漂泊,于1322年经海道抵达广州。游历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之后,他写下了比马可·波罗细腻生动的扬州:“大运河穿过的扬州是座雄壮的城市,城里居住着四十八万到五十八万人口。城内物质充盈,仅盐税一项就高得惊人。扬州城也有大量的船舶。这里有高度市场化的餐饮行业,倘若有人想要以丰盛宴席款待他的友人,他就去找一家专为此目的而开设的旅社即可。” (刘小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