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3271188
《延禧攻略》中的非遗宝典(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21期
     清宫戏《延禧攻略》火热点燃暑期档荧幕,难得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跟着蹭了一把热度,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该剧让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女主角魏璎珞大快人心的复仇及晋升攻略、精致考究的道具服饰,还有编剧匠心营造的一幅幅精妙绝伦的非遗画卷,昆曲、宣纸、缂丝、绒花、香云纱、打树花……都被精巧地囊括进每一帧镜头里,完美镶嵌于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中,让观众穿梭于历史之间,真切感受到玲珑雅致、古典华丽的非遗之美。

    “水磨的腔调,如水的柔情”—昆曲

    剧中飞扬跋扈的高贵妃甚爱昆曲,在其居住的储秀宫内搭建有戏台,夜夜欢唱,不眠不休,可见她对昆曲喜爱之深。剧中对高贵妃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推进总是离不开昆曲,无论是她借《怜香玉》含沙射影地污蔑皇后,还是太后拆掉她的戏台,烧毁她亲手缝制的贵妃戏服,都将她的命运与昆曲艺术紧密结合,如她临别时所说:“此生皆醉在戏中,从未醒来。”

    每每以戏装出场的高贵妃总是面容精致、美艳动人,让观众眼前一亮,不觉惊叹戏剧妆容扮相之绝美。无论是她最心爱的《贵妃醉酒》,还是与乾隆皇帝告别时在西暖阁上的绝唱《长生殿·埋玉》,都唱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柔情似水、肝肠寸断,通过剧情的直观带入,观众们领略到昆曲的华丽婉转、袅娜情深。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中国的昆曲艺术便位列其中。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这个发源于14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叫昆剧、昆腔、昆山腔。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或多或少吸收了昆曲艺术的精髓和营养。

    昆曲最初只是在苏州一带流传的民间清曲、小唱。到了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剧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积极吸收了当时的流行声腔以及各地民歌的特点,最后将南北曲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委婉清丽的新唱腔,人称“水磨调”,这种唱腔就像江南人的水磨竹器、水磨年糕一样细腻软糯,柔情似水。到了明万历年间,昆曲的流传范围越来越广,开始以苏州为中心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成为东南地区备受喜爱的地方戏剧。随后,昆曲还进入宫廷,成为御用剧种之一。

    昆曲生动展示了中国古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画卷,它拥有悠远、轻柔、曼妙的戏曲声腔,又凝结了吴地文化中的典雅、柔婉和绵软,呈现出诗意的形式与细腻的情丝,俗而不媚,雅而不涩,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翘楚。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

    电视剧中,魏璎珞成为富察皇后的贴身宫女,皇后教她练习书法的戏份,用的便是货真价实的宣纸。剧中傅恒提到:“纸张洁白稠密,纹理细致,是出自安徽泾县的生宣。”宣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以其“质地绵韧、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特性享誉中外,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称。用宣纸写字可骨神兼备、气势溢秀,作画则跃然纸上、神采飞扬,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产于安徽省泾县,南宋末年,曹大三因避祸乱迁至泾县小岭,以造纸为生计,经过世代技术革新,创制了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纸,最初称为“泾县连四纸”,清代被定名为“宣纸”。

    宣纸的制作工艺严整复杂,在选取原料时,挑选在泾县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生长的青檀树,树皮要选取组织均匀、纤维匀整、三年左右嫩枝的韧皮组织;沙田稻草要取自泾县及周边地区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纤维长、韧性强、不易腐烂的金黄色稻草;造纸所用的水选取泾县境内的山泉水。制作一张质量上乘的宣纸,需经过燎草、制浆、配料、捞纸、压制、揭纸、晒纸、切纸、检纸等上百道工艺,历时3年而成。

    剧中傅恒所说的生宣,未经过任何处理,保留了渗化、吸水的特性,润墨性很强,更适合画国画和写书法。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渗化和吸水的特性大大减弱,因此,熟宣也称“矾宣”,通常用于工笔画。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

    剧中不得不提的一项非遗珍品便是“织中圣品”缂丝。清宫织绣类团扇以缂丝最为精美,选料上乘,极尽巧工,锦若云霞,精益求精。后宫佳丽手执的团扇及所穿服饰都用到了缂丝工艺,如太后所执团扇,仿制了清代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高贵妃所用之扇,则仿制了清代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緙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集欣赏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缂丝挑经显纬,以彩色的纬线凸显花纹,呈现出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且双面都充满立体感,因此又被称为“刻丝”。宋代庄绰《鸡肋编》提及:“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用于织造皇室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方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苏州缂丝画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的“四大家织”。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冯姝婷)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