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17期
编号:13411360
古筝:别有深情一万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17期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众乐之王”“东方钢琴”。古筝由面板、雁柱(也称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古筝的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十三弦,后增至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古筝规格是二十一弦。

    最早的古筝称为“筝”,又名“秦筝”“汉筝”“瑶筝”等,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汉族传统弹拨乐器。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分析了古筝名的由来,他认为“筝,铮铮然”,由于发音上与铮音十分类似,所以取名为筝。

    古筝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在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故又称为秦筝。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记载,秦国人喜欢音乐,击打瓦罐,弹着筝,用手拍打大腿,嘴里呜呜唱歌,像这样豪放、粗犷的演奏,才是地道的秦国音乐。实际上,关于古筝的来历,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筝由瑟分
, http://www.100md.com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意思是说,太帝让仙女素娥弹奏一种五十弦的瑟。可当素娥弹奏时,太帝觉得素娥弹奏得过于悲凉,不想让她继续弹奏下去,但是又忍不住想听。于是,太帝将瑟一分为二,变成二十五弦。

    历史上还有“二女分瑟”的故事。17世纪日本宫廷乐师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一个秦国人有两个女儿,他要将家中的一把瑟传给两个女儿,但两女互相争夺,互不相让,一不小心把瑟扯破,变成了两个乐器,一个十三弦,一个十二弦。后来,秦始皇便把这两个新的乐器取名为筝。

    除此之外,还有“父子争瑟”的故事。宋代丁度在《集韵》中记载说,一家的父亲和儿子都很喜欢瑟,他们为了争夺瑟,把瑟一分为二,这就有了筝,认为筝因此而得名。以上几个故事中都认为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但是汉代黄宪在《天禄阁外史》卷四中已经记载,魏王饮宴时,用筝进行配乐,同时配乐的还有瑟。由此可知,筝、瑟这两种乐器在当时已经并存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乐器。另外,明代唐顺之编写的《荆川稗编》提出,筝的本名是颂琴,颂琴与后世的筝形态相同,都用来应和颂乐。后代因为两种乐器的形状类似,颂琴被改名为筝。颂琴本是一种高雅的乐器,改名为筝之后,就被列入了俗部,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而瑟虽为雅乐,却慢慢走向了消亡。从历史的发展看,筝与瑟在历史上应该共存过,筝不是由瑟分化而来的。筝、瑟有可能来源于同一种乐器,只不过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其发音是一样的。
, 百拇医药
    筝筑同源

    黑漆二十五弦瑟

    在古代,还有一种叫筑的乐器。它的外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筑起源于楚地,声音悲亢而激越。《战国策·齐策》描写临淄生活的富有和充实时说:临淄人没有不会吹竽的,没有不会鼓瑟的,没有不会弹琴的,也没有不会击筑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筑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乐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太子和宾客们知道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送荆轲。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声调苍凉悲哀,送行的士大夫都流下眼泪哭泣。

    那么,筑和筝又有什么关系呢?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筝,五弦,筑身也。”这里说的筝有五根弦,形体同筑一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由此可以看出,筝的形体和筑一样,只是筝要用弦演奏,属于典型的弦类乐器。
, 百拇医药
    蒙古箏

    蝶式筝

    筑虽有弦,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属于打击类乐器。它是用竹尺来击打筑身发出声音,和筝的弹奏相比,筑的演奏方法要简单一些。总的来说,筝和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源相同,演奏手法相似,可以说先有筑,后发展成筝,筝、筑是同源的。

    蒙恬造筝

    蒙恬是秦国的大将,骁勇善战,南征北讨数十年,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恬并不是专业琴师,也不从事和音乐有关的职业,为什么会有传闻说他制造了筝呢?

    最早透露此说的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文中说“或曰:蒙恬所造”。从这句话看,应劭也是听别人说筝是秦朝蒙恬制造的,他自己并没有给出更加确切的答案。
, 百拇医药
    《隋书·音乐志》则记录筝有十三弦,而且是蒙恬发明制造的。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说:“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为十三弦。”朱骏声说古筝原来是五弦,后来蒙恬将五弦改为十二弦,唐代以后又增加了一根弦,变成了十三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朱骏声没有说是蒙恬造的筝,只说是蒙恬把原本的五弦筝改造为十二弦的筝。

    从时间上看,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其中有两处谈到筝,即“弹筝搏髀”和“退弹筝而取韶虞”,李斯说这个话的时候,蒙恬才22岁,非常年轻,而且离他37岁成名之时,还相差整整15年。由此可以推断,筝不可能是蒙恬所造,蒙恬只可能改进了筝。

    还有人说,筝是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可信度很低,原因是蒙恬修长城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这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16年,所以蒙恬不可能制造筝。, 百拇医药(邵凤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