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7
编号:13814952
神秘的鄱阳湖水神信仰(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17
     今夏入汛以来,南方数省连续出现较大范围的强降雨,由此引发多年未遇的洪灾。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成为洪水泛滥的重灾区。江西是本次受洪灾影响较重的省份之一,缘于“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水入湖、鄱阳水入江所形成的天然“江湖关系”,历史上江西的洪涝灾害连绵不断,民众苦不堪言。倘若长江上游来水激增,长时间高水位运行,易诱发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现象;相反,如果长江水位持续低于鄱阳湖水位,则会使鄱阳湖的蓄水拉空,易产生拉空效应。面对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象,古时鄱阳湖周边的民众渴求水神庇佑,冀望通过神明保佑,换取禳灾慰藉。那么,鄱阳湖的水神信仰究竟有何特点呢?

    

从“彭蠡湖”到“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现今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彭蠡泽)、宫亭湖、彭蠡湖等多种称谓,尤以彭蠡之名最为常见。据民国历史学家钱穆考证,彭蠡是上古时期较为常用的古老湖泊之名。《汉书·地理志》记载有“彭蠡泽在西”,那么“彭蠡”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所谓彭蠡,就是人们对鄱阳湖形状的一种描述,即宛若大瓢一般的广阔水域。
, 百拇医药
    鄱阳湖的形成可谓是旷日积晷,大致为先形成鄱阳湖北部,后形成鄱阳湖南部。据史料记载,彭蠡原本是长江古河段在下沉中受江水潴汇而成的湖泊。缘于长江支流赣江挟带的泥沙冲击而下,使得古河段周缘的脊线逐渐沉淀,最后露出水面形成自然堤,促使彭蠡与长江主水道分割开来,并在长期的发育过程中完成了江和湖的分离。大致在西汉时期,五河水系已“皆合為大江”,长江水道南北侧洪泛盆地逐渐发育成河漫湖。此时,五河水系所潴汇的彭蠡北缘与长江主河道分离,水域面积日渐萎缩,蓄洪能力明显下降,其南缘宽度也逐渐缩小。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彭蠡南缘大致在今天九江市星子县南面的婴子口(又称彭蠡湖口),最大宽度不过10千米。东汉之时,鄱阳湖的轮廓初见雏形。魏晋时期,因湖水扩展到星子县附近的宫亭庙,故彭蠡又被称为“宫亭湖”。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彭蠡湖水已延展至今日鄱阳湖南北湖分界处—松门山岛附近。《水经·赣水注》记载:“其水总纳十川,同凑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彭蠡已越过婴子口,在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了一片开阔的水域。至此,鄱阳湖北部已基本形成。
, 百拇医药
    ▲ 鄱阳湖

    隋唐时期,全国气候渐趋暖和。常年的高温气候相伴,使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个多雨期。此时,因降水异常增多,长江径流量明显增大,尤其在洪水频发季节,蓄洪能力显著不足。除部分由洞庭湖分洪之外,大部分洪水持续倾泻东下。长江泥沙淤积在湖口一带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分洪倒灌入彭蠡,二是顶托彭蠡出水。两种结果相融合,造成彭蠡不断拓展。唐末至北宋初年,彭蠡迅速越过婴子口,向东南方的枭阳平原拓展,鄱阳湖南部由此形成。至此,北、南鄱阳湖先后形成,大体上奠定了今天鄱阳湖的范围与形态。

    翻阅史籍可以发现,宋代之前多用“彭蠡”二字,宋代之后开始出现“鄱阳”二字。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撰的《太平寰宇记》“洪州南昌县”中记载“松门山在县北,水路二百一十五里,北临彭蠡湖”;“饶州鄱阳县”中也记载“故鄱阳县在彭蠡湖东、鄱水之北,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可见,彭蠡湖溢出婴子口过松门之后,不但已入鄱阳县境,且距鄱阳县城甚近。有趣的是,在“饶州余干县”中记载,“康郎山在县西北又十里鄱阳湖中”,据此可知,北宋时期存在彭蠡湖和鄱阳湖混用的情况,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彭蠡湖”。进入南宋以后,《舆地纪胜》“饶州”下有“鄱阳湖”的条目,“湖中有鄱阳山,故名鄱阳湖,其湖绵亘数百里,亦名彭蠡湖”,可见此时人们已习惯使用“鄱阳湖”一词了。
, 百拇医药
    元末明初之际,“鄱阳湖”一词完全替代“彭蠡湖”一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发生的水上大战。根据《明史》中对战争情况的记载可知,当时的鄱阳湖已能容纳百万大军,能让巨舟畅行于湖中,其水深湖阔之态可想而知。

    明清之际,鄱阳湖水域继续扩张,但相较于前代,湖水扩展速度减慢,并趋于稳定。如今,地质学家以老爷岭、杨家山之间的婴子口为界,将鄱阳湖分为鄱阳北湖和鄱阳南湖两部分。目前,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自西向东接纳了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鄱江等处来水,并由湖口注入长江。

    

民间水神信仰



    明清以来,鄱阳湖地区围绕水产生了众多水神崇拜与水神信仰,这些水神有自然水神、人格水神和动物水神等。鄱阳湖的水神信仰信众广泛,人们广建庙宇,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自然水神—龙王神
, http://www.100md.com
    龙王神是鄱阳湖地区最具代表的自然水神。龙王神信仰在全国各地较为普遍,这与龙王行云布雨的民间神话传说有关。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龙王是专司雨水的神祇,对其顶礼膜拜。在鄱阳湖地区,龙王神信仰广为流传,兴建龙神庙或龙王庙也较为普遍。据统计,鄱阳湖地区遗存至今的龙王庙就有11座:鄱阳县2座、浮梁县1座、星子县1座、都昌县1座、南昌县1座、湖口县1座、万年县1座、建昌县1座、安义县1座、德化县1座。

    ▲ 老爷庙,旧为龙王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庐山市隔鄱阳湖相望

    鄱阳县义感乡的双港龙王山庙就是较为典型的龙王庙,此处山石壁立,下瞰深潭,相传有龙王在此居住。明代时建有浮屠于上,如今浮屠已坍塌。另外,在鄱阳县城的西隅还有一处龙王庙。据考证,此庙建于雍正四年(1726年),由县令张以吾奉旨建立;咸丰三年(1853年),此庙毁于太平天国战乱。鄱阳县因毗邻鄱阳湖,故其龙王祭祀风俗主要以镇守鄱阳水患为主。, 百拇医药(暨江)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