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9
编号:13804155
绵亘千年的小康之梦(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19
     小康社会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植根于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沃壤之中。作为中国人绵亘千年的理想,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小康社会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诠释。综括而言,其核心理念不外乎政治清明、社会繁荣、文化昌盛、民生富足。近代以来,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蒙受外辱与压迫,苦苦寻求救亡图存的真谛。在历经磨难与勇于尝试之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终于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永恒真理,并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英勇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并在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建设与奋斗征程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沉寂于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小康之梦,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并赋予其新的時代内涵。回溯历史,亘古至今擘画于国人心目中的小康蓝图究竟有着怎样一番盛景呢?

    

“小康”一词的溯源与意涵



    揆诸史乘,“小康”一词始见于《诗经·大雅·民劳》,其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可见,古代的人们已将“小康”视为安邦定国之本,并为人们勾画出安养生息、物阜康宁、国泰民安的景象。《礼记·礼运》篇则将“小康”意涵由富足安详的理想社会状态上升为一种社会理想,并衍生出“大同”与“小康”两种社会形态。在《礼记》看来,“小康”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必经阶段。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康”字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义。“康”由“广”部与“米”部组成,“广”即房屋,“米”即饭食,两者合二为一即为“康”。言下之意,“康”指的就是百姓有房住、有饭吃,人们安居乐业。
, 百拇医药
    在众多关涉“小康”的诠释之中,儒家经典《礼记》的摹绘较为直观。虽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和陶渊明式的桃花源理想也曾激荡人心,但“大同”与“小康”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那么,究竟何为“大同”,它与“小康”之间又有何关系呢?熟知上古经学的读者,想必对天下观有所了解。在先圣看来,胸怀天下、济世为民是儒家倡导人格修养的最高目标。在古人看来,“大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天下”为己家。在“天下”这个和睦的大家庭中,人们凭借公正之心选举能士主持政务,凡天下之人都如同至亲,真诚相待、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还讲究信誉与平等,大家竭力维护这个和睦的社会秩序,凡所居之人不仅要孝顺父母、怜爱子女,而且还要将仁爱与宽容施与他人之身。在这样一个理想社会之中,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壮年之人都能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上的鳏、寡、孤、独以及废疾者都能得到赡养与关爱,并摆脱生活的困苦。

    “大同”社会给世人描绘出了一幅看上去很美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但这一理想社会却始终停留在美好的想象之中,无缘在历史现实中得以真正实现。难怪《礼记》也不得不承认,“大同”之道正在隐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百拇医药
    相较于“大同”之世,似乎“小康”社会更为切实可行。南宋大儒朱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尽管“大同”社会如镜中花、水中月,但千百年来中国人却始终未曾放弃对“大同”理想忠贞不渝的追求。历代农民起义领袖所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太平天国所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晚清康有为的“大同梦”等大多源出于此。可以说,“大同”社会作为一个象征性符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传统中国人对美好世界的最高梦想。正唯如此,只有全面、直观地了解何为“大同”,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何为“小康”。

    ▲ 孔子教学的雕刻绘画

    也就是说,“大同”社会作为古人最高的政治理想,其核心在于“天下为公”,在于构建一个讲求仁爱、和睦相处、没有罪恶、和平安宁的美好社会。但先圣们也深知,“大同”社会只能是为建立美好社会所追求的崇高梦想,“小康”社会则是切实可行改造社会的践行目标。正如杜甫所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小康”已成为士大夫们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 百拇医药
    

先秦时期的“仁政礼德”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学派都怀揣自己的政治抱负,并竭力向君王们游说。尽管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竹简被焚之后出现过短暂的学术断层,但我们依稀可从残存的史籍中窥测诸子们有关理想社会的主张。

    儒家创始人孔子毕其一生都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将尊奉“周礼”的社会视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数十个,但令人扼腕的是,政治上却屡屡碰壁。面对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在倡导“仁”“礼”学说的同时,还提倡“为政以德”的社会理想。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人道传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朝廷应当慎刑,社会应当无讼,君王应当行仁道。孔子本人就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在他任职期间,不仅立志要做一个好官,主张天下为公;而且还努力做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引导百姓学习礼仪,心存道德。

    孟子作为“亚圣”,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仁政”学说。孟子提倡“保民而王”“与民偕乐”的理念,强调国君应施给人民以爱,时刻想着人民的忧乐。这不仅关乎道德问题,而且也是关乎国家安危与兴亡的大事。孟子还提出了“保民”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天子只有得到人民忠实的拥护,才能使江山得以永固。尽管孟子心存民本思想,但却始终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教导君王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将“恩德”推及于百姓,将自己的关爱之心推及于人民。此外,孟子还提出要实行仁政,就必须“薄其税敛”“取于民有制”,即不能横征暴敛,不能搞苛捐杂税,所谓“苛政猛于虎也”。, 百拇医药(暨江)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