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518181
肺切术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右江医学》 2007年第6期
     【关键词】 肺切术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06-02中图分类号:R 563.8文献标识码:B

    肺切术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对于此类患者的生命保障尤为重要。如果使用不当,呼吸机的模式选用及参数设计不合理,就会产生各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2006年我们对19例肺切术后呼吸衰竭患者行呼吸机治疗,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肺切术后呼吸衰竭19例,男13例,女6例,40~67岁,平均年龄58.3岁。术前诊断:肺癌12例,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肺大泡1例。手术方式:全肺切除5例;右侧双肺叶切除8例;单肺叶切除5例,肺大泡切除1例。呼吸衰竭发生时间1~5 d,<24 h 4例,24~48 h 2例,48~72 h 3例,>72 h 10例。I型呼吸衰竭9例;II型呼吸衰竭10例。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其中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4例。
, http://www.100md.com
    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经吸氧、协助排痰、鼻导管或纤支镜吸痰后,呼吸衰竭无改善,即予机械通气。均采用经口腔直接气管插管,插管时间>3 d行气管切开,选用高容量低压力套囊氯化聚乙烯塑料导管,男性内径7.5 mm,女性内径7.0 mm(成人)。上机时使用镇静剂,必要时用肌松剂。根据患者呼吸、循环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可选用辅助控制通气(ACV)、间歇正压通气(IPP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FiO2)先予100%,迅速纠正缺氧后,4~6 h内逐步降至60%;如动脉血氧分压(PaO2)难以提高,则应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从3 cmH2O开始,根据血气分析逐渐提高,直到PaO2>60 mmHg,一般PEEP 5~10 cmH2O,不超过15 cmH2O;潮气量不宜过大,按6~8 ml/kg,呼吸频率(R)16~20次/min,吸/呼(I∶E)为1∶1.5~1∶2.0。上机后0.5 h做血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分压(PaCO2)调整通气量,使PaCO2稳定在34~45 mmHg。经过治疗病情好转,自主呼吸增强,FiO2降至40%,血气分析正常,先调整呼吸模式,由控制模式改为辅助模式,辅助呼吸停用PEEP后,逐步降低呼吸频率至<5次/min,再检查血气分析正常,可带管停机,观察患者呼吸,定期复查血气分析。带管停机2~3天后,如患者病情稳定,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可拔除气管插管。上机同时做痰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严重感染的给予输新鲜血浆并加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持续高热>3 d,怀疑败血症者要做血培养。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先鼻饲+胃肠外营养(静脉滴注),最后过渡到全胃肠内营养。予制酸剂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以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化痰(点滴木舒坦+雾化吸入)、吸痰治疗;注意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通畅,一般术后48 h拔除,持续引流出气体或血性液体的可适当延长置管时间。
, 百拇医药
    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顺利撤机,1例死亡。死亡的 1例为经呼吸机治疗后呼吸衰竭得以纠正,后因肺部严重感染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最后死亡。使用呼吸机时间2~15 d,平均5.7 d。4例气管插管改为气管切开,3例气管插管超过10 d,8例拔管后有轻微声音嘶哑。使用呼吸机期间痰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由单一细菌感染变为混合感染的为6例。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 12例患者肺部感染1周内控制,4例肺部感染10 d内控制,2例肺部感染改善后又反复加重,1例肺部感染控制不佳持续加重。合并真菌感染5例,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讨论

    呼吸衰竭是肺切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迅速改善呼吸功能,增加机体氧供,患者必死无疑,适时选用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救治的唯一方法[1]。肺切术后患者肺容量明显减少、呼吸运动锐减、呼吸做功增加以及术中插管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通气功能降低,机体供氧不足,加之患者不能清楚表达自身感受,因而患者病情变化容易被忽略,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对不明原因出现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压下降或嗜睡,除了要考虑心功能不全及血容量不足外,还要及时检查血气分析,仅凭心电监护仪所显示的血氧饱和度来判断病情往往是不准确的。
, http://www.100md.com
    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的方式,不仅改善机体氧供,在保证氧供的前提下减少氧耗,纠正致命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病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应用PEEP,使肺泡不易塌陷,直接纠正肺不张[2]。Brower等的研究指出,较高的PEEP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和指数[3]。同时,动物实验表明,较高的PEEP可使肺的顺应性增加[4]。本组病例均有肺部感染,其与肺切术后呼吸衰竭有密切的关系。19例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肺部疾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引起呼吸衰竭,同时又可加重呼吸衰竭;反之,呼吸衰竭也可使肺部感染、肺不张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抗感染、吸痰、通畅呼吸道是病因治疗的关键。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是双相性的,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肺部感染加重或引起二重感染[5]。因肺部感染的致病菌是在不断变化的,故要反复做痰培养,并根据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救治,我们的经验是:①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时,要尽量保留和扶持患者的自主呼吸,除非患者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存在严重人机对抗,呼吸肌极度疲劳需要休息者采用AC模式外,其余患者均可采用SIMV模式,采用AC模式者也应尽快过渡到辅助呼吸模式。相对于控制呼吸来说,自主呼吸是患者的生理机能,可以不增加胸腔内压,保留了主动咳嗽和自主排痰能力,有利于最后撤机[6]。②纠正呼吸衰竭时,先短时间给予高流量吸氧,迅速纠正缺氧,在动脉血气分析好转后逐步降低FiO2,呼吸机的参数调整要尽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并根据肺部的情况实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LPVS),LPVS可有效减轻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伤,其包括低潮气量(≤6 ml/kg)、限制气道平台压(P<30~40 cmH2O)、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和采用较高的PEEP维持肺泡的开放[7]。呼吸功能改善后,实行辅助通气策略,为最后撤机做准备。③长时间机械通气后患者撤机困难加大,撤机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死亡率就越高[8],所以要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早撤机。FiO2先降到40%,调整R至5次/min以下,适当的低辅助通气,使患者重要器官和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逐步调整到自主呼吸。一般术前肺功能好、上机时间短(1~3 d)的患者多可以一次性脱机成功;年龄大、体质差、术前肺功能差、上机时间比较长者,有时难以一次性脱机,可采用间断脱机。脱机后观察2~3 h,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血气分析正常可拔除气管插管。轻度呼吸机依赖患者,需在严密监视下强制脱机。④防治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如气胸、插管损伤气管黏膜、呼吸机引起的气道感染加重等,进行插管时要尽可能地操作轻柔,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等。PEEP在临床上有其利和弊两方面,在一定程度可能引发气胸,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肺部病变情况调节PEEP,我们的做法是保持FiO2<60%的前提下,保证PaO2>60 mmHg尽量调低PEEP的水平。⑤肺切术后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负氮平衡状态下,加上感染、发热,能量消耗极大,妨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从胃肠道补充营养不能满足实际生理需要,必需加强静脉的营养支持。⑥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做好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护理、引流管护理等,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以预防褥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百拇医药(张家俊 颜建辉 韦鲜玲)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