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706854
妊娠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右江医学》 2008年第5期
     【关键词】 妊娠梅毒;宫内感染;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5-0622-02中图分类号:R 714.251文献标识码:A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在妊娠期能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约有2/3的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可将感染传播给胎儿,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是最严重的妊娠结局。在我国,近十年来妊娠梅毒发生率逐年上升[1~2],在美国及俄罗斯联邦也有较高的发病率[3]。因此,研究妊娠期梅毒、防止先天梅毒的发生,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宫内传播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妊娠梅毒可经胎盘导致宫内传播,研究认为TP感染首先起源于母体的蜕膜细胞,然后经绒毛间隙侵袭相邻的绒毛组织,最终使胎儿受到感染,其中绒毛间质内Hofbauer细胞(HC)起到重要作用。HC被病毒感染后,由于受到趋化因子的作用,可以穿透绒毛进入胎儿血液循环[4]。Zhu等[5]分析了中国汉族人群DC SIGN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DC SIGN基因与其基因多态性在各种病原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HC及其DC SIGN基因在先天性梅毒宫内垂直传播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宫内感染与母亲的病程及妊娠期治疗时间有关,母亲孕期外周血RPR阳性率、TP水平及TP-IgM滴度等一些指标越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