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与护理
【关键词】 静脉营养;早产儿;护理配合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65-02中图分
类号:R 722.647文献标识码:B
静脉内营养也称胃肠道外营养,是通过静脉供给热量、水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分为部分静脉营养和完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早期提供胃肠道外营养可减少生后体重丢失,减少代谢合并症、吸入性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婴儿期生长发育[1]。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早产儿采用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技术,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现将我们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住早产儿48例,其中男31 例,女17例,胎龄28~32周 15 例,胎龄32~37周 33 例,部分静脉营养33例,完全静脉营养15例,使用时间最短5天,最长35天。
2.方法
(1)部分静脉营养 对具有吸吮、吞咽反射的早产儿,采用胃肠道内营养供应与部分静脉营养补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胎龄和体重计算每天的总热卡,给予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经胃肠道不能满足能量的则通过静脉予以补充。多采用外周静脉输注,外周静脉一般耐受输注葡萄糖的最高浓度为12.5%,对于危重患儿由于输注液量有限,为提供足够热卡,常需输注较高浓度葡萄糖,浓度越高对外周静脉刺激性越大,需长期静脉营养者应选择中心静脉输注。
(2)完全静脉营养 对不能自胃肠道供给足够营养物质的患儿可采用完全静脉营养。营养液的组成包括:葡萄糖按6~8 mg/(kg·min)输入,相当于10%葡萄糖80~120 ml/(kg·d);组氨酸是蛋白合成及早产儿生长所需,早产儿生后24~48 h内应尽早补充氨基酸,不宜使用成人氨基酸,因其中不含或极少含早产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而甘氨酸、蛋氨酸及苯丙氨酸含量很高,早产儿消化酶活性低易产生高甘氨酸、蛋氨酸血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