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900485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谢雪芬,钟志生,许亚春,吴 平
肺硬化性海绵状血管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病理学改变
第1页

    参见附件(2036KB,3页)。

     【摘要】 目的 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结合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22例中的20例被证实的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行胸外手术治疗。随访时间1个月~5年不等,病人术后均无复发和转移。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孤立、境界清楚的结节影。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有赖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的结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关键词】 肺硬化性海绵状血管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病理学改变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60-03

    中图分类号:R 734.204.4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26

    硬化性肺血管瘤为少见的良性肿瘤,目前认为是一种血管增生明显且富硬化趋势的肿瘤,根据免疫组化和基因学的研究,被确认为来源于上皮类的肿瘤。由于发病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病的认识。国外大样本研究不多,国内偶见个别病例报道,人们对其独特的组织学改变和临床特征稍有粗浅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对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以及影像学的回顾性分析,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999~2007年2月间在我院诊治患者共22例,均为女性,年龄25~76岁,平均50.8岁。 病史中3例有肿瘤史,2例有结核性胸膜炎史,3例有哮喘史。8例体检X线发现肺内占位,另14例患者或因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及畏寒、发热等症状而就诊时X线发现肺内占位。

    本组病例中有6例在呼吸科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为PSH,余16例均于胸外手术病理证实。术前临床诊断为肺部良性肿瘤5例,肺转移性肿瘤1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能12例,胸膜间皮瘤1例,血管瘤1例,纵隔肿瘤1例,炎症性病变1例。

    2.影像学检查 X线后前位胸片(岛津630 ma)。CT扫描应用SIEMENS单排螺旋CT,常规10.0 mm层厚及10.0 mm间隔自肺尖扫描至肋膈角,平扫以后再行增强检查。层厚5 mm,间隔1.5 mm,140 kV,120 mA。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照肺窗及纵隔窗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轮廓、边缘、密度及其邻近肺野及胸膜的情况以及有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结果

    1.手术所见 本组22例中有20例病人均行胸外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12例,肺楔形切除5例,肿块剥离3例。随访时间1个月~5年不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