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79-02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68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0年12月门诊患儿静脉输液4526例,发生静脉输液外渗538例,其中男312例,女226例,年龄7天~13岁,<3岁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占75.7%(407/538)。
, 百拇医药
原因分析
1.患儿因素 <3岁患儿易发生静脉输液外渗且男孩多于女孩。主要原因是年龄越小的患儿皮肤松弛且薄嫩,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差,血管短而不直,管腔细嫩,易受周围组织的牵拉,使针头移位而发生外渗。男孩比女孩对注射的心理反应强烈,不合作,注射部位过度活动,使针头移位或脱出致输液外渗。
2.护士技术因素 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针尖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内,药液顺着针尖孔向血管外渗漏;进针后针头在皮下反复进退造成血管周围组织的损伤、充血水肿而导致外渗局部肿胀;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稳定或方法不正确,关节部位未用夹板固定;拔针后针眼压迫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血液从针眼处外渗。
3.药物因素 输入药物的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引起血浆pH值和渗透压的改变以及对血管壁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输液外渗。
护理对策
, 百拇医药
1.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门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穿刺时要对自己有信心,沉着冷静,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损伤血管的几率。根据患儿病种、年龄、静脉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穿刺前要仔细刮去血管周围的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及固定。穿刺时动作要稳妥、准确、轻快,见回血后再稍向前推进0.5~1 mm,确保针尖斜面完全刺入血管内。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回血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使用[2]。
2.选择合适的静脉 根据患儿年龄、疾病特点、估计治疗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部位。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脂肪少,静脉表浅清晰,呈网状分布,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回流,此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头皮静脉首选额前正中静脉,其次为颞浅静脉,尽量不选择眶上静脉和耳后静脉。对3岁以上的患儿多选用四肢静脉,首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在外渗处的静脉远端再行穿刺。
, 百拇医药
3.妥善固定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非常重要。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柄,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干棉签的头部。常规准备五条胶布,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用带有棉垫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盖针眼,第三条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塑料软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软管盘旋后用第四条胶布固定,第五条胶布将头皮针的塑料软管固定在患儿耳廓上或头皮上。若患儿出汗或头皮松弛难固定,可用一条长胶布绕头一圈或两圈使固定更牢。
4.做好宣教 患儿剧烈哭闹,过度活动易使穿刺成功的输液发生外渗,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家长以喂奶姿势平抱患儿,输液部位朝外,家长的腋窝夹住患儿的一手,同时家长的手抓住患儿的另一手。勿将衣物覆盖患儿头部或戴帽,以免影响观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告知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触碰输液部位,防止患儿抓扯针头。
5.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 对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患儿要特别注意加强巡视。积极主动与家长交谈,教会家长如何观察药物渗漏和血管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减少药物渗入组织的量。
, 百拇医药
6.正确拔针 拔针前固定好患儿,要先将输液器调节开关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轻揭胶布后,右手拔出针头的瞬间,左手持棉签迅速纵向按压入皮针眼和血管针眼,按压一般不少于生理凝血时间1~3 min,勿边压边揉,应边压边看出血情况,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需延长按压时间。
7.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 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应立即暂停或终止输液,拔出针头进行局部处理。小范围外渗且刺激性小的药物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范围外渗局部肿胀明显者应抬高患肢且制动,以利于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体会
门诊患儿较多,静脉输液外渗既增加患儿痛苦,引起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又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因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穿刺后妥善固定:重视对家长的宣教工作,输液期间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有预见性地观察护理;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对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家长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邹贵全,金学菊,田恒忠,等.山莨菪碱、浓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J].临床医学和护理研究,2006,5(3):40,77.
[2]汤波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8.
[3]石天平.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50.
(收稿日期:2011-08-02 修回日期:2011-09-04)
(编辑:崔群飞), 百拇医药(温兰 陈妹)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79-02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68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0年12月门诊患儿静脉输液4526例,发生静脉输液外渗538例,其中男312例,女226例,年龄7天~13岁,<3岁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占75.7%(407/538)。
, 百拇医药
原因分析
1.患儿因素 <3岁患儿易发生静脉输液外渗且男孩多于女孩。主要原因是年龄越小的患儿皮肤松弛且薄嫩,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差,血管短而不直,管腔细嫩,易受周围组织的牵拉,使针头移位而发生外渗。男孩比女孩对注射的心理反应强烈,不合作,注射部位过度活动,使针头移位或脱出致输液外渗。
2.护士技术因素 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针尖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内,药液顺着针尖孔向血管外渗漏;进针后针头在皮下反复进退造成血管周围组织的损伤、充血水肿而导致外渗局部肿胀;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稳定或方法不正确,关节部位未用夹板固定;拔针后针眼压迫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血液从针眼处外渗。
3.药物因素 输入药物的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引起血浆pH值和渗透压的改变以及对血管壁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输液外渗。
护理对策
, 百拇医药
1.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门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穿刺时要对自己有信心,沉着冷静,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造成机械损伤血管的几率。根据患儿病种、年龄、静脉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穿刺前要仔细刮去血管周围的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及固定。穿刺时动作要稳妥、准确、轻快,见回血后再稍向前推进0.5~1 mm,确保针尖斜面完全刺入血管内。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回血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使用[2]。
2.选择合适的静脉 根据患儿年龄、疾病特点、估计治疗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部位。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脂肪少,静脉表浅清晰,呈网状分布,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回流,此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头皮静脉首选额前正中静脉,其次为颞浅静脉,尽量不选择眶上静脉和耳后静脉。对3岁以上的患儿多选用四肢静脉,首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在外渗处的静脉远端再行穿刺。
, 百拇医药
3.妥善固定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非常重要。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柄,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干棉签的头部。常规准备五条胶布,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用带有棉垫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盖针眼,第三条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塑料软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软管盘旋后用第四条胶布固定,第五条胶布将头皮针的塑料软管固定在患儿耳廓上或头皮上。若患儿出汗或头皮松弛难固定,可用一条长胶布绕头一圈或两圈使固定更牢。
4.做好宣教 患儿剧烈哭闹,过度活动易使穿刺成功的输液发生外渗,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家长以喂奶姿势平抱患儿,输液部位朝外,家长的腋窝夹住患儿的一手,同时家长的手抓住患儿的另一手。勿将衣物覆盖患儿头部或戴帽,以免影响观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告知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不要触碰输液部位,防止患儿抓扯针头。
5.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 对哭闹不止,躁动不安的患儿要特别注意加强巡视。积极主动与家长交谈,教会家长如何观察药物渗漏和血管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减少药物渗入组织的量。
, 百拇医药
6.正确拔针 拔针前固定好患儿,要先将输液器调节开关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轻揭胶布后,右手拔出针头的瞬间,左手持棉签迅速纵向按压入皮针眼和血管针眼,按压一般不少于生理凝血时间1~3 min,勿边压边揉,应边压边看出血情况,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需延长按压时间。
7.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 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应立即暂停或终止输液,拔出针头进行局部处理。小范围外渗且刺激性小的药物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大范围外渗局部肿胀明显者应抬高患肢且制动,以利于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体会
门诊患儿较多,静脉输液外渗既增加患儿痛苦,引起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又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因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穿刺后妥善固定:重视对家长的宣教工作,输液期间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有预见性地观察护理;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对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家长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邹贵全,金学菊,田恒忠,等.山莨菪碱、浓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J].临床医学和护理研究,2006,5(3):40,77.
[2]汤波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8.
[3]石天平.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50.
(收稿日期:2011-08-02 修回日期:2011-09-04)
(编辑:崔群飞), 百拇医药(温兰 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