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8年第4期
编号:11855325
与有痣者说良恶
http://www.100md.com 1998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1998年第4期
     痣,俗称“痞子”,其形态可呈斑状、丘疹状、疣状、乳头瘤状、结节带蒂状等,大小不等,通常为黑色、黄褐色或蓝色。算命看相者将颜面上的痣分为“善痣”与“恶痣”,这是敛财的诀窍:说你长“善痣”,把你说得飘飘然,你就会心甘情愿地付酬金;说你长“恶痣”。你就会请他指点迷津,还得掏钱。有的人还用腐蚀剂点掉痣,结果常将脸弄得疤痕累累,甚至成了麻子,只得自认倒霉。长在漂亮女孩子脸上的痣,又被人称作“美人痣”,不但动听,而且有画龙点睛之妙!医学上将痣分为“良性痣”与“恶性痣”。良性痣对身体无碍;恶性痣常会癌变,故应提高警惕,注意识别。在临床上,大多数的痣是良性的,只有少数是恶性的。今择其主要者介绍如下。

    1 痣细胞痣:痣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多在出生后出现。根据痣细胞所在的位置可分:①内皮痣:痣细胞存在于真皮内,呈半球形隆起或乳头瘤状,有的可有蒂,淡褐色或深褐色,大小在1厘米以内。可见于全身各处,以头、面、颈等处多见,且常有毛。②交界痣:痣细胞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为褐色或黑色的斑,表面平滑,不隆起或稍高出表皮,无毛,大小0.6~0.8厘米。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掌跖、外生殖器等处多见。③混合痣:痣细胞不但存在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还存在于真皮内,稍隆起于表皮或呈乳头状瘤样,表面光滑或呈疣状,可有毛或无毛。自肉色到褐色,颜色一般较交界痣为淡,大小与交界痣相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小儿色素痣大多为混合痣。
, http://www.100md.com
    有趣的是,有一种痣叫分裂痣,长于眼睑缘,上下睑各一半。这是由于胚胎发育早期眼睑未分开时即有,以后随上下眼睑分开而分为上下两半。

    2 晕轮痣:其特征为色素痣,周围伴有一脱色圈。多见于躯干,尤以背部为多见。经数月或数年可自行消退。好发于青少年。

    3 良性幼年性黑色素瘤:出生即有或出生不久后发生。表现为单发性半球形光滑丘疹或结节,大小3~15毫米,境界清楚,淡红或紫红色,中等硬度。表面皮肤变薄,轻微外伤即可引起出血和结痂,但很少溃疡。好发于面部,尤以颊部多见,也见于四肢。可手术切除。

    4 先天性巨形色素痣:为深褐色至深黑色柔软斑块,稍隆起,境界清楚,表面不平,可有乳头状突起,常有粗黑的毛,外形奇怪似兽皮,故又称兽皮痣。可发生于身体各部,随着婴儿长大,皮损表面可褶皱成疣状,更加粗黑多毛。患儿可伴有脊柱裂、手足畸形、脂肪瘤、神经纤维瘤及软脑膜黑色素瘤等。有10%在儿童期转变为黑色素瘤,预后不良。治疗宜早期切除后植皮,有人主张4个月内作皮肤磨削术。
, 百拇医药
    5 蓝痣:有两种:①普通蓝痣:幼年即发生,初为丘疹,后发展为圆顶小结节,2~6毫米大小。蓝色或青黑色,境界清楚。常单发,偶可2~3个孤立散发。好发于手背、前臂伸侧与面部。终身无变化,也不会恶变。②细胞蓝痣:出生时即有,女性稍多于男性,为淡黑色或蓝黑色坚实的大结节或斑块,表面光滑,可呈分叶状,境界清楚。多发生于臀部和尾骶部。易恶变为黑色素瘤。应作手术切除。

    6 太田痣与伊藤痣:太田痣出生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至青春期逐渐扩展。为青灰、褐色、蓝色、黑色或紫色的斑点或斑。多见于颜面一侧。沿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分布区,偶见于颜面两侧。发病同侧巩膜、结膜、颊粘膜亦有淡蓝色或青色斑,终生不退。又有伊藤痣,分布于肩及上臂、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分布区,又称肩峰三角肌褐青痣。

    色素痣一般不必治疗,但为美容,可作手术切除、磨削术,亦可用纯石炭酸腐蚀、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上述种种疗法务必精心操作,严格掌握深浅及范围,否则美容不成反毁容。

    色素痣是一种良性肿物,但有些也有恶变的可能,如交界痣、混合痣、细胞蓝痣等。因此,凡有下列情况者更应警惕:①色素痣突然增大。②色泽变黑,尤其是变成红色、白色、蓝色或黄色。③感染、破溃、结痂、易出血。④软化或易碎。⑤色素痣边缘出现卫星状小黑点。发生于掌跖、指趾端的色素痣,如出现上述情况尤其要注意,应及时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还应注意的是,有人对色素痣情有独钟,经常摸弄,甚至捏、掐、抠,这些不良刺激可促使痣恶变,所以应尽快改掉。平时洗面、刮脸,亦应尽量避免触摸。, 百拇医药(王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