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0年第2期
编号:11854407
单亲教子“五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0年2月1日 《祝您健康》 2000年第2期
     夫妻分手后,孩子通常由一方抚养和教育,另一方则承担一部分生活费。眼下,有人把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直接称为“问题孩子”。这种说法虽有过头之嫌,但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双亲家庭孩子的问题要多,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多,责任在孩子吗?不!笔者以为主要责任在于抚养者和教育者,特别是以下几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更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教其憎恨

    夫妻离婚后。有的抚养者经常教育孩子:你父亲(或母亲)的心怎么怎么狠,人怎么怎么坏,要孩子从心底里痛恨对方。这种教育方法很不好。它会在孩子的心目中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连我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都会这样,那其他人还能待我好吗?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对整个社会、对一切人都怀有嫉恨的心态,常常用冷漠甚至仇恨的眼光看待世界。当一个八九岁或十二三岁的孩子用这种眼光看待世界时,你说这心理还健康吗?怀有嫉恨心理的孩子往往缺乏对生活的信心,而且还容易学坏,容易走上歧途。教育孩子,要多从正面人手,教他去学会爱,让他在爱及爱的回报中看到希望,获得愉快;要尽量少教些恨,不要老是教孩子去恨人家、恨世界。离婚后,如果孩子问起为什么要离婚,到底谁是谁非,抚养者可以用平静的、客观的语言陈述事实,不要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要让孩子自己去判断。
, 百拇医药
    二、偿其厚爱

    有些夫妻在离婚前经常大吵大闹,往往顾不上孩子的管教和关爱,离婚后,就设法给孩子多一些感情上的补偿;有的父母深知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爱。就以十倍乃至百倍的爱对待孩子,有些抚养者把自己的全部爱和希望都扑在孩子身上,凡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自己一时满足不了的,也总是想方设法用其他方式给予弥补。这种偿其厚爱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宠爱,就是娇生惯养,它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霸道及自我为中心等的不良性格。有些单亲抚养者,在孩子十五六岁甚至十七八岁时仍然怀着补偿心理,仍然宠着爱着、百依百顺,以至当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大,自己无法满足时反而遭孩子的打骂。这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爱,这是对的。但一定要掌握分寸,最好爱在心里,严在实际行动中。

    三、纵其散漫

    本来由夫妻两人共同抚养和教育,劳燕分飞后。孩子由一方单独管教了。许多人本来就有自己工作,有的还挺忙,既要于工作,又要管教孩子,生活的担子确实有点重。有的人离婚后,还要寻找新的伴侣,组建新的家庭,时间和精力都无法集中到孩子的教育上来。于是,有的抚养者见孩子渐渐大了,就放手不管了,一切由孩子自己安排。要吃,拿钱去;要穿。自己去买;孩子的作业不看;放学的时间不问;孩子哭着回来,也不问是怎么一回事,直到老师找上门来,家长还不知道孩子出了什么事。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严重失职,是在害孩子。作为单亲家长。管教孩子是第一位的,即使工作非常繁忙,也要设法腾出时间,实在腾不出,也要委托有能力管教的亲人来管教。不能因没时间而推脱不管,更不能只管自己搓麻将、打扑克、跳舞,而把孩子当做包袱甩在一旁。这样,既是对孩子的极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
, 百拇医药
    四、限其往来

    孩子不管由男方抚养还是由女方抚养,离婚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存在的,其感情也是存在的,离婚不断子女情,这是离婚者的共性。但是,有的抚养者千方百计地阻止或限制孩子与另一方的接触,有的严格限制孩子与另一方的见面时间与次数,有的干脆说定永远不准见孩子或让孩子去见另一方,试图让孩子完全冷却和丧失与亲生父亲(或母亲)的感情。这种做法太残酷、太无情,它不利于孩子的心理与情感的健康发展。孩子的情感需要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还需要朋友间、同学间、亲戚间的各种各样的爱,爱和被爱越多,心情就越舒畅,人格就越健全。人为地阻隔孩子与亲生父亲(或母亲)的往来,容易导致孩子的情感空白,扭曲孩子的心灵,特别是孩子本来与父亲(或母亲)有很深的感情,离异后,一方强迫孩子断情,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势必会使孩子出现烦躁不安、紧张恐慌、痛苦难耐等的心情,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愤怒、冷酷等对抗性情绪,有的还可能私自出走。

    五、动辄训斥
, http://www.100md.com
    父母离婚,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会造成心灵创伤。由一方单独抚养后,有些孩子情绪会有很大的波动,在行为上也可能变得无所适从,有时还可能神情恍惚。作为抚养者,理应理解和安慰,鼓舞其信心。但有些抚养者动辄训斥、谩骂甚至殴打;有些离婚者,自己心情很糟,见孩子稍有不顺眼之处,就指责、就怒斥;有的把自己的烦恼和怨恨都一古脑儿地往孩子头上发泄;有的内心虽然很疼爱孩子,但由于受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总是用训斥代替教育,用棒头代替说理……凡此种种,都是非常错误的。孩子是无辜的,即使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也是成长中的过错,是可以宽容的,不能动不动就无端指责,更不能拳脚相加。否则就是把孩子往苦海中推,这不但在道义上是不允许的,严重者,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可以构成虐待罪。

    (编辑 祝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