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66433
辨证施治:辨别证候进行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祝您健康》 2007年第5期
     谈及这一个话题,我有点发抖,如此深刻与重要,好多专业中医一辈子也没搞头,这一个话题就不能绕着走,不讲它就等于什么也没讲。那就咬着牙关试试吧,尽可能讲它个通俗生动,深入浅出,欢天喜地为读者奉献中医的精髓,谁叫我还有着一枝文学的秃笔杆儿呢?

    要说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核心,中医的核心是什么?就此有好几种说法,我却坚定不移地相信这四个大字:辨证施治。这是中医的核心、中医的灵魂、中医的脊梁、中医的命脉,是中医最突出的特点,离开了它就没有了中医,理解了它就理解了中医的一半,掌握了它就掌握了中医的全部。任何一门学问或技术都有一个内在的“扣儿”,也叫“魂儿”或“神儿”,抓不住这个扣儿,即使学它个铺天盖地也是白学,而抓住了这个扣儿,就好比抓住了骏马的缰绳、渔网的纲绳,豁然开朗,一通百通。然而这扣儿往往都藏得很深,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得住的,就看你的智慧与努力了。想那王羲之初学书法时,学了好久仍在浅处折腾,不能深入其里,更难大气入云,就因为那扣儿没能被他抓住。却在某一次观看公孙大娘舞剑时,从那出神入化的剑法中顿悟,一下子抓住了书法的扣儿,也就一下子成为了书法的大师。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的扣儿是什么?

    辨证施治!

    看这浩瀚杏林中,哪一个不把这四个字喊得天响?遗憾的是,真正理解能几人?更别说掌握了。好多中医之老者,穷极岐黄,白头皓首,一辈子不知背烂了多少本医书,《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全都滚瓜烂熟,条条是道,却是独守诊房,形影相吊,并无多少病人叩首。何故?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把这扣儿真正地抓住。

    辨证施治!你必须把它溶化在血液中!铭刻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上!

    这里就要问了:“辨证施治”何意?“施治”好解:进行治疗。而难解的是“辨证”,究竟何解呢?

    有人从“辨证”二字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的核心是辩证法。对吗?不对。中医是离不开辩证法,但辩证法是万事万物的共性,哪一门学问与行道离得开呢?想当年,徐寅生的一篇《怎样打好乒乓球》写出了打乒乓球的辩证法,深得毛泽东好评,使他名气大振。而另一人的另一篇《谈谈大城市卖西瓜的哲学问题》,也因谈了卖西瓜的辩证法而大获反响,甚至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之一。可见,辩证法处处都有,无处不在,绝不是中医的专利,更非源于“辨证施治”。这里,我要再一次请注意“辩证法”与“辨证施治”,前者是“辩”,后者是“辨”,前者是“辩论”的“辩”,后者是“辨别”的“辨”,两字十分相似,毕竟有所不同,八成就因为这一个字太相似而总是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
, 百拇医药
    这下子“辨”字已清楚了。还有一个“证”字。

    要弄懂这个“证”字,既十分重要,又十分困难。“辨证施治”的关键就在这一个“证”上。这里又要特请注意了,是“证”而不是“症”,“证”是“证候”,“症”是“症状”,虽有联系,更有区别。

    而“证候”可是一个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大问题。但是,即使千言万语也得讲,讲到哪一步算哪一步,谁叫它这么重要呢?

    什么是“证候”?证候不是“症状”,但与症状有着很大的联系。用一句大白话来说,证候就是给一群常常聚在一起的症状取一个名儿。打一个未必准确却易懂的比方,把鸡、鸭、鹅分别地叫时,它们都是“症状”,合在一起叫时叫“家禽”,而“家禽”就是“证候”了。再举一个绝对准确的中医例子:当你鼻塞、流涕、打喷嚏、明显怕冷、轻微发热、无汗、口不渴时,我们说你这每一项都是一个症状,把这一系列症状合在一起,我们就叫它“风寒在表”,而“风寒在表”已是证候了。
, 百拇医药
    用哲学与逻辑学的话来说,证候与症状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证候是症状的概括,症状是证候的体现。再用一句“娃儿话”来说,证候就是给一群娃儿取了一个共用的名字。

    要特别予以说明的是,证候所属的一系列症状并非各自为阵,无机堆积,而是相互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鸡、鸭、鹅合在一起叫家禽,是因为三位大侠有着共同点,若是将鸡、苹果、坦克放在一起要将它们叫成个什么,那就太抽象了。可不能将毫无联系乱七八糟的症状堆在一起就弄出一个“证候”来哟!

    话题到此,已可以通俗地给“辨证施治”做一个解释了,八个字:辨别证候进行治疗。就只八个字,似乎太简单,但我猜你八成未懂。不过没关系,有好多中医一辈子也没将此搞懂仍半点儿也不着急呢!, 百拇医药(周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