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67356
一个农民与人民公社的较量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6年第3期
     刘庆兰是安徽省原宿县褚栏公社(现宿州市褚兰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却有一番极不平凡的经历。正是这番经历让他的命运与安徽的“责任田”的历史紧紧连在了一起。

    1961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全省农村推行“责任田”,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主持起草省委文件《关于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办法(这是“责任田”最早的名称——引者注)的意见》,文件的开头这样写道:“一、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文件列出三条理由,其首要一条就是:“宿县一位老农的建议。”文件说,“他向我们建议:最好把田包给社员种,统一分配,不然不少社员混工,没有责任心,生产搞不好”。

    一个老农民的建议写进了省委文件,成为推行一项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是罕见的。

    不一般的老农民

    褚栏是宿县最北的一个公社,沿着皖苏两省边界有一列东西走向的低矮山丘,其中有一座叫虎山,海拔只有150多米,刘庆兰所在的小王庄就在虎山脚下。虎山上乱石荒草丛中杂有一片片的零星的“鸡窝土”,土层很薄,又没有水源,只有在多灾之年,有些少地无地之人才上山开垦这些小片山荒种些小杂粮。

    刘庆兰出生于当地农家。他勤劳能干,发家致富的梦想火热,除种地外,还经营磨芝麻香油等副业。他年轻时曾在旧军队里当了几年兵,之后几十年虽然一直种地为生,但社会阅历比一般人广。他说:“我这个人经过了三个朝代——清朝、民国、新中国,当过日本的亡国奴,旧社会啥滋味都尝过。我知道只有共产党掌天下,才有庄稼人过的日子。”

    1956年,冯楼村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的土地、牲畜、大农具都归公了。刘庆兰被群众运动卷进了高级社,但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合作社的弊端暴露出来:他自己亲手喂养的膘肥体壮的牲畜,交给合作社后日见瘦弱;许多农户把积攒的肥料拼命往自留地里拉,社里的庄稼淹没在草丛里却没人去锄,收到场上的粮食有人往自己家里偷。刘庆兰提意见不被接受,干部们反说他“多管闲事”。他深感失望,逐渐看清了这样的“大呼隆”,不是种庄稼的正道。他更感到自己入了高级社,失去了土地,赤手空拳,一无所有,有力气没处使。合作化彻底堵死了他勤劳致富的道路。于是他横下心来,毅然决然离开家庭及高级社,独自一人上虎山开荒去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庆兰的第二个儿子刘志立,因为原先在蚌埠皮革厂干活得了肺结核被辞退,现在的单位也不愿意要他,回到了生产队养病。这导致很多人的不满,生产队的公共食堂不愿白养30岁左右的病人。万般无奈的刘志立在大队干部的指点下,也上了虎山。

    虎山不是世外桃源。刘庆兰刚上山就有人说他是对抗合作化,上山“单干”去了!要求把他弄下山来。但合作社的干部并不太看重这件事,就推说他已过60岁,不算社员了,合作社管不了他。“大跃进”、公社化一起,农村形势更“左”,刘庆兰开荒也有了收获,有些人眼红起来,说队干部受了刘家的好处,包庇纵容他。但社队干部们还是没有强制他下山,只是提出让他给队里交点粮食,堵住众人的嘴。刘庆兰欣然接受。

    虎山上的奇迹

    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荒山上开荒种地,自食其力,日子必定是非常艰辛的。我没能亲见刘庆兰老人在山上的生活。所幸刘志立还健在,他向我们讲述了父子俩的艰苦经历。

    刘志立说:“我上山时我父亲夜间还住在山下家里,天天早出晚归,中午饭带着馍馍和一壶凉水在山上吃,日子过得又累又苦。我上山后就决心在山上搭个住处,安营扎寨。我们就地取材,用石块石板垒墙,再从山下拉了些秫秸和麦秸铺上顶,盖起了两间小窝棚,就在山上安下了家。但山上没水,就每天下山去挑,挑一趟来去要跑上六里山路。下雨天就用盆子接雨水吃,下雪天就铲雪化水吃用。我们还把一盘小石磨拉上山,下雨天不能下地,我就抱磨棍一转一转地推,把粮食磨成面,麸皮留着喂鸡。我们还养着一大群鸡、几只羊。那十几亩地,全是一抓钩一抓钩地刨出来的。开垦荒地主要用冬季农闲时间。冬天里天短夜长,有月亮的夜间也干。山上风大天寒,手冻肿了,脚冻裂了,也不停工。夜间刨地,獾子、黄鼠狼在我面前窜跳。那几年我们爷俩只有这些小动物来作伴了。”

    头两年,刘庆兰凭一双手养活了自己。刘志立的肺结核病也因在山上空气清新,劳逸适度,又有饱饭吃,一两年后不治自愈,身体日益强壮。

    1961年5月中共宿县县委的调查材料详细记录了1958年后,刘庆兰父子在山上垦荒的收获情况及向集体上交粮物的具体数字——

    1958年:开垦荒地10亩,当年收入粮食2184斤,交给生产队734斤。

    1959年山上收入粮食2400斤,交给大队900多斤,还卖给供销社60多斤籽棉。

    1960年,刘庆兰父子开荒地达16亩,收粮3000斤,上交给大队粮食1473斤。另外还交给大队芝麻17斤,胡萝卜种子7斤,还有现金60元和一只羊。而山下饿死很多人,大批社员外流。

    通过山上山下三年多的较量,集体生产失败了,人民公社有那么多的“优越性”,却没能干过老人和病汉子。按说集体该认输了。但这时仍有社员说风凉话,认为刘庆兰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要个人致富。

    省委书记为他正名

    1960年12月,安徽省委抽调省直机关千名以上干部,组成很多工作组,分赴各地区各市开展和指导反五风运动。水利厅厅长孙韵和被派驻褚兰公社蹲点。这位学者型的厅长听说了刘庆兰的事情后有点好奇,多次来到虎山考察,但对刘庆兰走的是什么道路他也难以给定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带队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祚荫。不久,张祚荫见到了刘庆兰,刘庆兰对他说出几句很平常但又令人警醒的话:“快把田地分给各家社员耕种吧!要是再这样大呼隆下去,连城里的干部也会饿肚子的。”

    刘庆兰的话很快传到了省委书记曾希圣的耳朵里。那时候,安徽全省的粮食短缺问题都很严重,曾希圣也一直在寻找一条出路。刘庆兰的事迹让他的思路开始清晰,马上召开了省委常委会,会上讨论并决定推行责任田制。

    次年3月18日,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同意小范围试验责任田。4月23日,曾希圣在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上,大谈刘庆兰的事迹和建议,并肯定刘庆兰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此次会议后,全省掀起推行责任田制的高潮。

    摘编自《炎黄春秋》 (陈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