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就是“笑”
“你认为怎样是孝?”这是春节期间央视记者街头采访的话题。在采访一名台胞时,他的回答就一句话:“孝”就是“笑”,让父母亲笑了,就是尽孝了。
听了这个台胞的回答,开始觉得有点别扭,这“孝”与“笑”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把“孝”与“笑”画等号呢?但仔细想想,这“孝”就是“笑”的寓义还真的十分深刻。做儿女的要让父母高兴地“笑”,在孩提时代,那就是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在家中能体谅父母,父母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能兢兢业业、事业有成,父母会十分高兴。结婚成家后,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父母也会笑在心里。虽然常年不在父母身边,但经常打电话给父母,嘘寒问暖,稍有一点时间,一定会回家看看,或经常接父母到家中同住,父母也会满意地笑。说话做事都顺着父母,就像溺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溺爱父母,父母能不笑吗?
有人总觉得,每月按时给父母汇几千元钱,这就是尽孝了。其实不然,赡养父母是应尽的法律义务,每月给的赡养费再多,也不一定让父母感到你孝顺。有一位年届八旬的老太太,儿子在南方工作,常年不能回家。虽然儿子每月给她汇四千元钱,她却把儿子告上法庭,称儿子对自己不孝顺。当儿子回来应诉了,她就撤诉了。就这样,一年里她会多次起诉儿子,只要儿子回来了,马上就撤诉。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
儿女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物质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尽孝。这个台胞把精神尽孝归纳为一个“笑”字,别有见地,也值得我们借鉴。
摘自《新民晚报》, http://www.100md.com(吴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