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090337
西非膳食趣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5年第5期
     西非的主食与我们的差不多,有大米、白面、玉米、高粱米等。西非有一种被当地居民誉为“天赐靠山”的耐旱粮食作物,在班马拉语中叫做“萨尼奥”。它的茎、叶、秆与高粱相似,两者的籽粒有区别,穗子好像一支蜡烛,所以它又叫做“烛形米儿”。西非居民把这种粮食用木杵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做成班巴拉语中称为“多”的蒸糕,十分可口。蒸制的办法是这样的:把萨尼奥粉倒入布满细孔的瓢内,把瓢架在盛了水的铁锅中。铁锅中水开后,热气上升入瓢,把粉蒸熟。这种“多”与菜汤、肉汤拌在一起吃时,味道特别鲜美。

    西非还产一种从许多方面看似乎都应归入水果类的粮食,叫食蕉。它弯弯的体态,粗壮的身腰,淡黄的皮壳,酥嫩的肉蕊,实在像是地地道道的大香蕉。但因含的淀粉量特别大,又因生吃时有土腥味,所以人们不把它当水果。吃这种食蕉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剥皮取蕊,把蕊切成小片,放在油锅内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