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13147
安然过冬,老人要防季节多发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7年第12期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同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季节更替呈现出周期性节律,若节律被破坏就会形成疾病。例如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冬季最高;慢性肾炎、溃疡病多发于11月至次年初春;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也由深秋起,随天气渐冷而发作的可能增加。此类现象,医学上称为季节病或气象病症。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能量,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减弱,往往导致旧病复发。

    1.防感冒

    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感冒,但以秋冬季为高发期。尤其是冷空气入侵,秋冬交接后的第一次降温,如最低气温自零上降至零下,1~2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患感冒。冷空气过后出现的冷高压天气,也容易使人发生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冬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极易诱发肺心病、老慢支、肺炎、哮喘病等。因此,要重视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入冬后应坚持户外活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这样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防御寒邪侵袭,防止感冒发生。

    2.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的鼻咽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对病毒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不会发病。一旦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这时病毒就会经过一系列变化进入鼻黏膜上皮细胞,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造成中毒症状。老年人因为自身免疫功能较差,而易患流感。预防流行性感冒,应于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增减衣服,少去公共场所,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也可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之前注射疫苗。

    3.防关节痛

    秋冬过渡季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