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880376
不能忘却的重庆火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9年第8期
     从重庆旅游归来,最最不能忘却的就是重庆的火锅。在重庆吃火锅你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激情。这里的人们不管春夏秋冬,无论穿的是棉衣还是薄衫,都会围坐在火炉旁谈笑风生地吃着火锅。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不禁想起清人的诗句:“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说到重庆的火锅就不得不说到朝天门码头。朝天门码头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左边嘉陵江江水清澈,右边长江江水混浊,重庆人都把这里戏称为一大盆鸳鸯火锅。这盆“鸳鸯火锅”的所在地正好是重庆火锅的发源地。著名川籍作家李劫人1947年在四川《风土什志》上发表的《漫谈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饮食篇》中说:“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发源于重庆朝天门码头。最初一帮挑担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的卤汁。那些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即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馆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料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符合各人的口味。”

    毛肚火锅的制作配料最能代表川菜中麻、辣、烫的特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