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78098
闲话鲥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1年第4期
     鲥鱼,古称“魱鱼”,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而长,口大,鳞色如银,腹部具棱鳞,春夏之交,溯江产卵,初入长江时,体内脂肪肥厚,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鲥鱼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营养极其丰富,素有“鱼中之王”、“江南席珍”之美称,被列为长江“三鲜”及我国名贵鱼类之首。

    鲥鱼不仅是席上珍品,而且药用价值颇高。祖国医学认为,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消热解毒之功效。鲥鱼烹饪方法独特,别的鱼鳞定要去掉,唯独鲥鱼的鳞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多,味道鲜美,可一片一片地吮吸后吐出,最宜下酒。《日用本草》载:“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端午节前后,家里的餐桌上还能吃到清蒸鲥鱼。在一只不太大的瓷盆中,一段银白色的蒸鲥鱼,上面盖有三五片金华火腿、冬笋、香菇和二三根葱段,满屋飘逸着独特的诱人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其实,最好吃的还是鲥鱼本身,条重1.5斤以上最佳,肉质细腻肥美,鲜嫩爽口。在我的印象中,当时镇江城里网巾桥附近的五条街菜场水产柜上有鲥鱼销售,价格并不太贵,而且可分段零售,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后来,百姓餐桌上不见了鲥鱼的踪影,随着鲥鱼从市场上绝迹,连高档宾馆的酒席上也消失了。从此,人们难睹鲥鱼的美丽风采。鲥鱼只能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年轻的朋友更是连见也没有见过,不识鲥鱼为何物了。

    据考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