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310929
糕香撩人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2年第10期
     何谓糕?《说文解字》解释:“糕,饵属。” 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本草纲目》定义为:“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状如凝膏也。”

    中国的食糕历史久远,早在仰韶时代,就有了笼蒸的甑糕。《周礼·天宫》有羞笾之食糗饵粉糍的记载,“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古时叫豆屑末)蒸成的饼糕。先秦时的“粉糍”里并不放枣。《梦粱录》记,唐代点心铺出售色彩雅丽的乳糕、栗糕、枣糕、丰糖糕、镜面糕。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烧尾宴”中有“水晶龙凤糕”。宋代《武林旧事》是记述南宋风土人情的笔记,提及临安市面上卖有松软适口的豆糕、糖糕、蜜糕、糍糕、雪糕、线糕、花糕、麦糕、黄糕、髓糕、社糕等数十个品种。元代少数民族盛行吃柿糕、高丽栗糕,而汉族流行恒久且家喻户晓的,则是九九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重阳食糕,魏晋时已有此俗,至唐代颇为盛行。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那天人们都会兴高采烈地登山或爬高远眺,并合家团圆坐在一起品尝用米粉、糖及栗子制成的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