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3376
火锅吃主儿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2年第11期
     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

    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

    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

    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

    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

    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

    ——民谚

    有副楹联云:“红浪泛银锅,水陆纷呈,荡气回肠香世界;碧云浮玉碟,素荤并举,沁脾爽口霭天庭。”没有任何一种饮食能像火锅这么准确地表达中国的文化精神,腥膻荤素酸甜苦辣融于一炉,然后再衍生出万千变化,即使同样的汤底,同样的涮料,却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有如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吸纳百家,最终积淀下博大精深的底蕴。

    火锅,因下有火上有锅得名,古称暖锅;又叫骨董羹,是因投料沸水发出“咕咚”响声而冠名。广东叫涮锅,广西称打边炉。

    火锅是中国烹调史上的一个独创,也是中国的传统炊器,多用陶或金属制作,尤以铜质称著。旧时的火锅是紫铜铸的,以木炭为燃料,后被小巧精致的搪瓷锅、不锈钢锅所代替,电或酒精替代了木炭。

    打破火锅问到底

    民间有句歇后语:“打破沙锅——问( 璺) 到底”。我们不妨来个打破火锅问到底:火锅从何而来?

    相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有炊与食合一的陶鼎。专家学者有此一说:“火锅之源在广汉,不信请看三星堆。”三星堆出土的三足陶盉即火锅,距今已有4000 多年历史。不过,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其烹调方法约在3000 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出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