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50944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赤小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3年第3期
     赤小豆的传说

    赤小豆在我国应用的时间非常早,《神农本草经》把它收录到中品里,称其“气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赤小豆两个方面的功用,一个是利水消肿,就是能把人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去,消除水肿;二是解毒排脓,就是能够排出体表长出的痈肿、脓血。

    在古代,人们把赤小豆给神话了,比如说七月初七这天,吃赤小豆就能够躲避瘟疫。还有的古籍上记载,上古共工氏有个不孝顺的儿子,死后化做厉鬼,经常出来作乱。但他有一样最怕的东西,就是赤小豆,所以民间经常撒赤小豆来驱鬼。直到今天,日本、朝鲜等国还有类似的风俗。

    赤小豆治疗痄腮

    宋仁宗在做太子的时候,得了腮腺炎,老百姓叫做“痄腮”。患了腮腺炎的宋仁宗脸肿得很严重,御医的治疗没有效果。北宋皇帝跟道士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请道士帮忙,此时就请了一个叫赞宁的道士来给太子治病。赞宁来了以后,拿出来一些赤小豆,然后对着四十几个赤小豆念咒、做法,最后把赤小豆捣成末、调好以后,给宋仁宗贴在了腮上,结果很快就消肿了。

    现代医学对赤小豆进行了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