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569095
老北京的烧鸭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4年第9期
     烧鸭子是老北京的名吃,所谓“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烧豚相馈遗”。烧鸭子是元朝人的叫法,在北京流传了六百多年,只是近半个世纪,烤鸭才逐渐取代了烧鸭子,成为流行全球的美食代名词。

    烧鸭源于古老的叉烧鸭,做法与叉烧肉相同,大概是渔猎民族的首创。清代北京的满族人家,除夕饺子有烧鸭豆芽菜馅,夏天有烧鸭莲子馅,可为佐证。大约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出现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的叫法。

    挂炉烤鸭初见于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两绍三烧要满壶,挂炉烤鸭与烧猪。”这本书刊行于乾隆末年,可见当时挂炉烤鸭已很流行,不过尚属加工性质,从“买得鸭雏须现炙”,“筍鸡肥猪须现烧”等咏叹中就可看出。

    即便有烤出的鸭子也不单卖,而是由制作熏烤肉类的鸡鸭店或酱肘子铺改刀、切丝后,放在黑漆或朱漆描金的什锦盒子里拼搭出售,包括烧鸭、熏鸡、炉肉、小肚、酱肘子、酱肘花、咸肉、熏肉、叉烧肉等等,有九种拼和十一种拼之分。若放在锡盘里,则称酥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