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7年第8期
编号:13090938
亲情,不是保健品的“药引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食品与健康》 2017年第8期
     很多年来,围绕“老人家该不该买保健品”的话题,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者是以孝为名,反对者则义愤填膺。而今年上半年,一则“60岁老人海边身亡,留遗书称被保健品‘坑死’”的消息,再次引燃了双方的激烈辩论。

    正方:该买!

    理由:追求健康和长寿是人的本能。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老人家吃保健品,补养身体合情合理!身体健健康康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也少给子女添负担,何乐而不为?

    反方:不该买!

    理由: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谁知道里边是什么成分?净编造一些新名词蒙骗老年人,那些销售就是为了赚钱,只要你肯花钱,他们给你下跪叫爹叫妈都可以。有病去医院,没病别瞎吃。

    不管媒体怎样讨论,还是有相当多的老人家会选择购买保健品来吃。不少人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少得病,不得病,“花小钱省大钱”,减轻子女负担。但是,如果因为其他“喧宾夺主”的因素而购买保健品,那说明我们离上当就不远了。

    巧识骗局

    1.服务周到:比如,销售小李人特别好,照顾老人简直是无微不至,我看在他的面子上也得多买点。随着社会进步,服务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有了较大提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