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79268
苏州美食名片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8年第9期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沈朝初《忆江南》

    到了九月,江南人的味蕾都会不自觉地寻找苏州味道,因为那里有阳澄湖,湖中有披毛戴甲的“无肠公子”横行出世。除此之外,苏州味道的代表还有那珠圆玉润的新鲜鸡头米,它那种柔韧有度、软糯适中的口感,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说到鸡头米,北方人可能觉得有些陌生:“什么是鸡头米?放在鸡头上的米吗?”其实,鸡头米就是新鲜的芡实。人们之所以叫它鸡头米,是因为在剥开之前,它的形象好似鸡头。芡实分布很广,有南芡和北芡两大类。如同南橘北枳,一方水土养一方芡实,北芡大都是野生种,种子少,浆果小,口感很差,连皮晒干了就是我们常见的芡实米。南芡则由人工选育栽培,其中最有特色的代表就是苏芡。苏芡只出产在苏州葑门南塘,果实硕大,结籽六七十粒,清糯可口。南北芡实的区别,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北芡偏粳,南芡较糯。

    属于“水八仙”之一的鸡头米,历来是苏州人较为喜爱的食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苏州人就开始人工种植鸡头米了。那时,它的名字叫“饥豆”,是天灾、饥荒时苏州人的储备粮、救命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