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262423
记忆里的柴沟堡熏肉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9年第1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听上去颇有点高大上的名词儿其实离我们老百姓并不遥远,衣食住行里就有不少是“非遗”项目。特别是那些“非遗”美食,不仅是传统,是文化,更因其食用过程与饮食者的生活交织缠绕在一起,成了我们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我而言,记忆里印象最深的“非遗”美食是柴沟堡熏肉。

    我是南方人,幼年随全家迁徙到北方。也许是因为年纪小,适应能力还可以,我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水土不服,一直吃嘛嘛香,不仅享受各色面食,更因为能大口吃肉而开心——甩开腮帮子大嚼真是过瘾。小时候,家门口有条槐北路,路上有一家很不起眼的熏肉铺子,门脸藏在两卷有些破旧的铁皮卷帘门下,简陋的牌匾上有几个手写的大字——柴沟堡熏肉。别看店铺不起眼,生意倒挺火爆,一开张就顾客盈门。熏肉一天供应两次,早晨一次、下午一次,现做现卖,卖完为止。成年后,我才知道柴沟堡熏肉制作技艺是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当时幼年的我而言,那熏肉只是一种诱人的美食,是一种无论就馒头还是米饭都香极了的美食,是一种外公甘愿放弃“洁癖”买来给我吃的美食。

    我到现在还记得,只要和外公一起路过熏肉店,就挪不动步了。我会踮起脚尖趴在玻璃窗上,垂涎三尺地看着各色熏肉。那情形就好像小飞侠发现了金银岛的宝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