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04年第5期
编号:11553302
“随意”VS“刻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日 《家庭·育儿》 2004年第5期
     儿子阳阳5岁了,刚上中班。

    有一次,我翻出中国象棋,阳阳马上跑过来。当我在棋盘上摆棋阵,他指着棋盘上的格子问:“妈妈,这是什么呀?”

    我随口而出:“这是河界,就是分界线,这些交叉的地方,是让士兵站的,它们走路都有规定。双方对阵打仗,就是下象棋。”也没在意他懂不懂,告诉他“兵”要放这,“炮”要摆那……

    “摆好了,下吧?”

    “下!”

    瞧见我架好当头炮,他也跟着来,我挺一下卒子,他跑一步兵。虽然我认为,阳阳这么小,不可能学会,可见他那么有兴致,我也就权当和他玩游戏了。

    我同时念叨:“这兵呀,只能往前攻,不能往后退。这马呀,要拐着弯跳两格……”

    无意间,我的一个“车”跑到了他的炮口下,我告诉他:“现在你有炮架了,你可以吃了我的‘车’,这可是一步很重要的棋哟。”

    阳阳兴奋极了,不时地问:“我要吃这个,它是谁呀?”“老将只能在这呆着,有啥用?”

    我们边说边下,头凑到了一块,手抓到了一起,心情也融到了这小小的棋盘上。两盘下来,他竟能跟着说出“炮”、“马”、“车”等大部分棋子了,特别在我的“元帅”撞到了他的“马”嘴里,他也知道,这时意味着一盘棋的胜利,开心到了不肯罢休的地步。

    第二天,我刚下班,他就追着我下棋。

    一星期下来,阳阳已能熟练地呼出所有的棋子,排兵布阵,更能按规则动子下棋了,还常常跑去和爸爸下,“赢”到手,人也乐开了花。

    回想起来,我没有刻意教他识棋子儿,更不用说这些汉字了,有隶书,也有楷书,在我的想象中,那么小的他要辨清会很难。可结果却大出我意料,阳阳接受的那么自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兴趣使然。

    从此,我较多地“随意”带动儿子,很少“着急”辅导儿子,更少“刻意”要求儿子,因为父母很多巧妙的“随意”远比“刻意”有意义。, http://www.100md.com(沈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