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6960
两代人相处的6个明智方案(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家庭.育儿》 2012年第11期
     方案4:分清尊重与尊敬

    中国是一个人情国度,但有时又容易把人情与道德摆的太高,强调一些违背人性的东西。比如:中国长辈习惯将孝敬与完全听话等同起来,而真正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在先,然后才是孝敬,孝敬是人性发展的一种自然,无需刻意强调与表现。

    小I每次和爸妈探讨育儿的问题,她妈妈总会归结为一句话:“我不教育你了,反过来你天天教育我!”在这句很不满的话中还有一句错误的理解:“教育即教训”,还有一句潜台词,“老人理当天天教训孩子”。明明是一种育儿方法的沟通,最后成了小I不知深浅地教训亲娘,这个帽子扣得太大,总让小I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其实,老人与小夫妻之间,甚至老人与孩子之间,在做人上应该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不能因为年老就占有话语权,让孩子一家的生活以自己为主,小孩子成长要以听自己的话为豪,这都是错误的。我们要正视科学知识、正视儿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的探索需要。
, http://www.100md.com
    方案5:不要事事追求完美

    生活本来就没有完美,人际关系更是如此。家庭成员间有些磕磕碰碰是常态,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和烦恼。

    小J妈妈过来帮他们带儿子不久,小J就出差了,留下媳妇和亲妈。这下可真热闹了。忙碌中的小J总是接到家里的电话,不是媳妇哭诉亲妈的不对,就是亲妈哭诉媳妇的不对,以至于后来见到是家里的电话,小J都有些胆颤了,不知道又该千里迢迢地哄哪一个。万般无奈的小J把qq签名改成了“婆媳关系是世界难题”!这句话让媳妇看到了。媳妇一下子陷入了沉思,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把老公常常置于两难的境地,于是反思和婆婆的相处。她总结发现,自己与婆婆的争执更多地在育儿方法上。接下来,她改变了策略,不再跟婆婆提意见了,而是一下班就自己带孩子。孩子受教育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把不完美的那部分留给婆婆,自己给孩子一些完美也就可以了,不能事事较真,这样也给老人腾出时间休息。小J的妈妈看儿媳突然安静了很多,也审视她带孩子的一些方式。为了避免再起争执,婆媳渐渐以观察模仿的方式达成了育儿的一致。出差回来的小J十分惊讶,问老婆为什么家里没有火药味儿了?老婆一笑:“巧媳妇帮你解决世界难题!”
, 百拇医药
    从小J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到,只要彼此都洒脱一些,也许生活就是另一番景象。现在隔代育儿的问题太多,主要还是因为二代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让人们对教育与成功过度关注。每对年轻的父母都热情澎湃,信誓旦旦地让孩子成才,把每一个生活细节变换成教育,而历经沧桑的老人却对此比较达观。如果年轻的父母也能正视育儿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事实,也许矛盾就会少一些。

    方案6: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

    毋庸置疑,隔代育儿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因为中国是一个血亲社会,但是外国人对隔代育儿、幼儿教育的态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好友小K本科毕业后去美国留学,用了八年的时间读了硕士又读了博士,结婚之后,她却心安理得当了全职太太。她说:“我是学教育的,更明白妈妈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有多重要,我心甘情愿陪孩子,这与我八年的学习不冲突,也不是一种牺牲,陪伴自己的孩子何尝不是教育?何尝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育课题?”对此,我们当然认同,但是我们还是对他们的家庭收入、她老公对此的看法以及她日后的工作心存疑虑。她进一步解释,在美国,纳税是以家庭总收入为基础的,她去上班,家庭总收入增高,纳税就高;如果她在家,家庭收入少,纳税就少。这样一对比,家庭的损失不严重甚至谈不上损失。

    美国是鼓励妈妈陪伴孩子成长的,她的老公和公婆也都希望她在家陪孩子,尤其是她的公公婆婆,多次给她强调妈妈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当然也强调老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谈到日后的工作打算,小K觉得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适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做什么都一样。

    隔代育儿在外国没有这么盛行,除了外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较高,使很多妈妈有时间有条件自己带孩子,更为重要的是外国人的理念,他们认为父母陪孩子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能在婴儿时期与妈妈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等到幼儿时期就能顺利地把家庭关系过渡成“等边三角形”。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也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还是要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好好陪陪孩子!, http://www.100md.com(常燕玲)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