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 正文
编号:12566532
如何让“小棉裤”更贴心
如何让小棉裤更贴心,女儿,尊重成长规律,注重亲身体验,尊重宝宝的成长节奏,成长,耐得住寂寞和等待,俏闺女,笨小子,家园,配合教师,相信宝宝,相处,儿子与妈妈,男孩,男性特质,男宝宝,家庭教育

     我们常常把女儿比喻成“贴心小棉袄”,很多有儿子的妈妈也不示弱,把儿子比喻成“小棉裤”。今天,作为一位从事教育行业且正奔走在养育男孩道路上的妈妈,我将从教育、相处、成长、家园4个方面,和各位爸爸妈妈们分享如何让“小棉裤”更贴心的话题。

    教育:尊重成长规律,注重亲身体验

    1.尊重宝宝的成长节奏

    当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每个家庭都憋足了劲儿让宝宝成才,然而我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陷入与邻里街坊、亲朋好友的攀比中。殊不知,每个宝宝的发展在遵循相似发展进程的同时,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只要宝宝与自己相比有进步,我们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对于宝宝表现出来的某方面能力比别人慢或者快,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或者沮丧不安,而是要尊重宝宝自身的成长节奏,促进宝宝在原有水平上不断进步。

    2.不同年龄宝宝的心理及游戏、养育

    6岁之前的宝宝,心理发展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几个阶段,但总起来说,宝宝的学习与成长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所以,爸爸妈妈更应该注重给宝宝丰富的生活体验,而不是提前训练宝宝的才艺、外语、数学等各种能力。下面,简单说说每个阶段宝宝的心理与游戏特点及其对应的教育方式。

    0~1岁:

    处于各种感知觉能力发展为主的时期,宝宝的游戏水平较低,心理上以满足各种生理需要为主(还有心理的安全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家庭·育儿》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