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2003
编号:13847306
幼儿园情境美术课程活动实践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家庭·育儿》 202003
     评价对象尝试从观摩者为主改变为“自评与他评”互补,但从日常教学实施中,自评情况无法做到及时、有效,评价还需要搭班共同协助完成。评价过程受到牵制,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连续性评价。

    题核心经验,技能跳跃性大,活动时机不到,造成教学活动有效性低等现象。

    新设计的评价标准,其方向是有效的,如何更好发挥评价指标的监控、判定及改进的作用,为我们主题背景下情境性美术集体活动的有效实施服务,实践研究还在继续……

    四、转变评价观念——寻找“指南”精髓

    (一)研读《指南》,转变观念

    当我们沉浸于目前情境美术教学课程评价的实践、内容调整及指标的重新梳理过程中,我们的园长为我们带来了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老师就《指南》中关于艺术领域教学的解读,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南》中倡导,幼儿的绘画语言是无限大的,成人不能过多干涉幼儿的绘画,或者给予模式、范例,阻碍幼儿的绘画思想,要减少范画,甚至不用范画。要轻技能,重情感;对于评价幼儿作品,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评判作品的优劣、像与不像并不是艺术活动的关键。我们要学会去倾听幼儿的绘画,更好地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幼儿年龄越小,绘画艺术是幼儿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如何更好诠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的价值,两者有共同存在的必要性。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困惑的是

    “绘画活动没有范例,幼儿的绘画技能就会有所限制,是否会影响幼儿的绘画表现呢?”

    “没有示范的美术活动,如何更好凸显集体教学活动价值?”

    “哪些方法手段能突出幼儿的主动参与?”

    “美术活动是否就只适合于个别化区域活动、活动室的自主表现呢?”

    “如何评价一节美术集体教学活动是有效的?”

    “如何了解幼儿对美术活动是喜欢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