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空法师想回家(1)
编辑文字\王敏
人物摄影\马也作品图片由本人提供
在中国,不仅儒释道在诸多理论上相互融合,佛教,尤其是禅宗,更是与书画渊源深厚,不仅在家居士多有如王维、苏东坡、赵孟颛之类的大家,著名的书画僧亦是层出不穷。智永、怀素、贯休、八大山人、石涛离我们或许有点远,但曼殊、弘一就很近了,而这里要说的纯空,就在我们身边。书画僧纯空
纯空法师俗名段志国,从小喜爱书画,虽无名师指点,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参加全国书法比赛时就脱颖而出,并以低龄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7年,追求完美的段志国留学日本,学习平面设计。在6年的留学生涯期间,他几乎游遍了小小日本的每一个角落,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完好保存给予了他极大的心灵震撼。学成回国后,优异的成绩、高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响当当的日本书道大奖,不仅使其无忧于立命安身,博取旁人不可企及的功名亦不是什么难为之事。然而,这一段时间。关于人生,他却非常彷徨,这可从他早期的一幅画中看出些端倪。
, 百拇医药
在这幅作品中,一古装男子仰面朝天、席地而坐,身后便是极富哲理的几行字:郑板桥提倡难得糊涂,其实真糊涂是天生的学也学不会,假装的糊涂却是很费神,还不如别法为好。现世人多以糊涂自居,其实压根就没明白过。悲哉!惜哉!
苦恼了近2年后,既不天生糊涂亦装不来糊涂的段志国,在江西九江云居山真如寺于现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祥门尊宿一诚大和尚座下披剃受业。
段志国的出家让许多熟悉的朋友非常吃惊,也让许多外人非常迷茫。所以,凤凰的记者在采访时直接就问:“您为什么出家?”答案很简单:“我要回家”。
与著名的弘一法师非常类似,段志国出家,既非由于感情烦恼,亦不忧于经济基础,纯粹是由于精神的诉求得不到满足。
佛法博大,广度有情,他希望能在佛教这块乐土中寻到一精神安宁的港湾。
, 百拇医药 修其心还要劳其骨
纯空法师修的是禅宗,讲求的是心灵的修行与顿悟,并不是很在意外在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身体上的修行。
纯空法师与曼殊、弘一等一样,受具足戒。
僧侣受具足戒后就会成为正式的比丘或比丘尼,但受此戒,是要在头顶上烧戒疤的。
12根塔香,立在头皮上,慢慢地熏45分钟,直到整个禅堂都弥漫着人肉的焦味儿。
凡是看过武打小说的都知道。在我们的头顶上,有任督二脉,布满了紧要的穴位,稍出一点差错,就会丧失生命或者残废。因此,现在佛教协会并不提倡出家人受戒,实在是太危险了。但纯空法师为了能让自己真正进入佛门,还是在剃度后的第四个年头受了具足戒。
他还记得,在四周众高僧的一片大悲咒声中,痛肯定是不痛的,因为已经麻木了,只想着将自己推入地狱,然后获得重生。
, 百拇医药
人的精神或许不会由于一次肉体上的痛苦而得以重生,但人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在人的肉体上有所反应。当天晚上。烧出的伤口已经开始感染,有经验的老和尚于叮咛、万嘱咐。要他晚上千万不要躺下,走也要走一宿。否则,恐怕就永远起不来了。
一宿熬过之后,整个的头部都肿了起来,仅能挣开一个小缝的眼睛都能看到自己的脑门,且一看就是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半月里,就是肿着,也要每天吃黄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12个疤长住,否则过了一年或一年半,疤就看不到了。
受戒,不管他人对此持何看法,代表着纯空法师一心向佛的决心。
其实,对于一向讲求随心而行的纯空法师,我也向他提出过疑问:“既然修行重要的是修心,那么,在家做居士不是也可以一样达到目的吗?”
答曰:“不然。”
如果在家,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对于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寺院,尤其是在柏林禅院这样一座本身就是佛学院的寺庙来说,每天早上4:30起床做早课,然后吃斋、修整、上课、过堂、午休、再上课、吃斋、修整、坐香,晚9:30准时熄灯。这样的修行,就如同民兵与正规军,所受到的心灵修炼,绝对是迥异的。
, http://www.100md.com
如果有一天,真能做到像孔夫子所说的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话,那在哪里、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所谓了。
笔墨参禅亦可悟道
十几年后的今天,虽还未求得精神的彻底解脱,仍走在回家路上的纯空,已对佛法有了相当的认识,外在的约束已不再成为精神诉求的必须,因而,其常常云游于四方之外。寄情于山水之中。
作为一书画僧,纯空法师常栖隐于河北赵州柏林禅院。日常修行外,以笔墨参禅,自是其不可少的功课。
佛门学子作书作画,亦是修行,求证佛理,以明心见性,求本归元。
皈依佛门以后,纯空法师的书画创作从未间断过,但比起之前的豪放与不羁,这期间,他的心灵似乎更加地平和与空灵。无论是山水人物、花乌荷竹,还是狂草小楷,或幽或深,或雄或奇,虽尺幅可见天地之心,虽点划可见手眼之逸。
, 百拇医药
你看他画的那枝老梅。梅干古苍,久经霜雪,笔墨却淡。在梅枝回旋处,也许这一角遮风向阳,恰有一瓣新萼,挺拔而出。这一瓣新萼着重墨,屹立于淡淡的梅枝上。
纯空的书画,大多如此。不以形拘,更以象胜,含蓄简淡、空灵秀逸。
他的作品,喜好者众,荣宝斋早有收藏不说,诸大家亦有所存。
他目前所在的柏林禅院,方丈室里原摆放了许多名人墨宝,当然也有他的。一次,江总书记前往寺院,在他的画前驻足良久,倍加赞赏。自此以后,方丈便将其室中的书画全部换成纯空法师的了。
佛门之人虽不看重尘世沉浮,但能得到观者的肯定,还是每一艺术家均乐于看到的。
纯空法师认为,一件作品问世以后,如果没有一个人赞叹,那就不是件好作品。好作品是有共性的,画什么题材没关系,重要的是让人感受到美、感觉到心灵的沟通。
, http://www.100md.com
修禅、艺术都亦要通生活
笔墨参禅已成为纯空法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虽为出家人,每日诗、茶、书、画,吟啜不绝,宛若净土。然,其却并不否认生活。纯空法师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就应该通生活、通接人待物,学问、技术都可暂且放在一边。
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到了一定的层次,拼的不是技法,而是对生活的感悟、修养、包容和理解。
艺术灵感来自于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当一个艺术家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让其有所感觉,就会有所冲动。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必然地会把他看到的、感悟到的,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一幅画的美不可能仅由于艺术家本身想让它去美,没有一个美是凭空想象的,一定要在生活中去发现它。, http://www.100md.com
人物摄影\马也作品图片由本人提供
在中国,不仅儒释道在诸多理论上相互融合,佛教,尤其是禅宗,更是与书画渊源深厚,不仅在家居士多有如王维、苏东坡、赵孟颛之类的大家,著名的书画僧亦是层出不穷。智永、怀素、贯休、八大山人、石涛离我们或许有点远,但曼殊、弘一就很近了,而这里要说的纯空,就在我们身边。书画僧纯空
纯空法师俗名段志国,从小喜爱书画,虽无名师指点,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参加全国书法比赛时就脱颖而出,并以低龄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7年,追求完美的段志国留学日本,学习平面设计。在6年的留学生涯期间,他几乎游遍了小小日本的每一个角落,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完好保存给予了他极大的心灵震撼。学成回国后,优异的成绩、高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响当当的日本书道大奖,不仅使其无忧于立命安身,博取旁人不可企及的功名亦不是什么难为之事。然而,这一段时间。关于人生,他却非常彷徨,这可从他早期的一幅画中看出些端倪。
, 百拇医药
在这幅作品中,一古装男子仰面朝天、席地而坐,身后便是极富哲理的几行字:郑板桥提倡难得糊涂,其实真糊涂是天生的学也学不会,假装的糊涂却是很费神,还不如别法为好。现世人多以糊涂自居,其实压根就没明白过。悲哉!惜哉!
苦恼了近2年后,既不天生糊涂亦装不来糊涂的段志国,在江西九江云居山真如寺于现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祥门尊宿一诚大和尚座下披剃受业。
段志国的出家让许多熟悉的朋友非常吃惊,也让许多外人非常迷茫。所以,凤凰的记者在采访时直接就问:“您为什么出家?”答案很简单:“我要回家”。
与著名的弘一法师非常类似,段志国出家,既非由于感情烦恼,亦不忧于经济基础,纯粹是由于精神的诉求得不到满足。
佛法博大,广度有情,他希望能在佛教这块乐土中寻到一精神安宁的港湾。
, 百拇医药 修其心还要劳其骨
纯空法师修的是禅宗,讲求的是心灵的修行与顿悟,并不是很在意外在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身体上的修行。
纯空法师与曼殊、弘一等一样,受具足戒。
僧侣受具足戒后就会成为正式的比丘或比丘尼,但受此戒,是要在头顶上烧戒疤的。
12根塔香,立在头皮上,慢慢地熏45分钟,直到整个禅堂都弥漫着人肉的焦味儿。
凡是看过武打小说的都知道。在我们的头顶上,有任督二脉,布满了紧要的穴位,稍出一点差错,就会丧失生命或者残废。因此,现在佛教协会并不提倡出家人受戒,实在是太危险了。但纯空法师为了能让自己真正进入佛门,还是在剃度后的第四个年头受了具足戒。
他还记得,在四周众高僧的一片大悲咒声中,痛肯定是不痛的,因为已经麻木了,只想着将自己推入地狱,然后获得重生。
, 百拇医药
人的精神或许不会由于一次肉体上的痛苦而得以重生,但人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在人的肉体上有所反应。当天晚上。烧出的伤口已经开始感染,有经验的老和尚于叮咛、万嘱咐。要他晚上千万不要躺下,走也要走一宿。否则,恐怕就永远起不来了。
一宿熬过之后,整个的头部都肿了起来,仅能挣开一个小缝的眼睛都能看到自己的脑门,且一看就是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半月里,就是肿着,也要每天吃黄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12个疤长住,否则过了一年或一年半,疤就看不到了。
受戒,不管他人对此持何看法,代表着纯空法师一心向佛的决心。
其实,对于一向讲求随心而行的纯空法师,我也向他提出过疑问:“既然修行重要的是修心,那么,在家做居士不是也可以一样达到目的吗?”
答曰:“不然。”
如果在家,我们的心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对于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寺院,尤其是在柏林禅院这样一座本身就是佛学院的寺庙来说,每天早上4:30起床做早课,然后吃斋、修整、上课、过堂、午休、再上课、吃斋、修整、坐香,晚9:30准时熄灯。这样的修行,就如同民兵与正规军,所受到的心灵修炼,绝对是迥异的。
, http://www.100md.com
如果有一天,真能做到像孔夫子所说的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话,那在哪里、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所谓了。
笔墨参禅亦可悟道
十几年后的今天,虽还未求得精神的彻底解脱,仍走在回家路上的纯空,已对佛法有了相当的认识,外在的约束已不再成为精神诉求的必须,因而,其常常云游于四方之外。寄情于山水之中。
作为一书画僧,纯空法师常栖隐于河北赵州柏林禅院。日常修行外,以笔墨参禅,自是其不可少的功课。
佛门学子作书作画,亦是修行,求证佛理,以明心见性,求本归元。
皈依佛门以后,纯空法师的书画创作从未间断过,但比起之前的豪放与不羁,这期间,他的心灵似乎更加地平和与空灵。无论是山水人物、花乌荷竹,还是狂草小楷,或幽或深,或雄或奇,虽尺幅可见天地之心,虽点划可见手眼之逸。
, 百拇医药
你看他画的那枝老梅。梅干古苍,久经霜雪,笔墨却淡。在梅枝回旋处,也许这一角遮风向阳,恰有一瓣新萼,挺拔而出。这一瓣新萼着重墨,屹立于淡淡的梅枝上。
纯空的书画,大多如此。不以形拘,更以象胜,含蓄简淡、空灵秀逸。
他的作品,喜好者众,荣宝斋早有收藏不说,诸大家亦有所存。
他目前所在的柏林禅院,方丈室里原摆放了许多名人墨宝,当然也有他的。一次,江总书记前往寺院,在他的画前驻足良久,倍加赞赏。自此以后,方丈便将其室中的书画全部换成纯空法师的了。
佛门之人虽不看重尘世沉浮,但能得到观者的肯定,还是每一艺术家均乐于看到的。
纯空法师认为,一件作品问世以后,如果没有一个人赞叹,那就不是件好作品。好作品是有共性的,画什么题材没关系,重要的是让人感受到美、感觉到心灵的沟通。
, http://www.100md.com
修禅、艺术都亦要通生活
笔墨参禅已成为纯空法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虽为出家人,每日诗、茶、书、画,吟啜不绝,宛若净土。然,其却并不否认生活。纯空法师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就应该通生活、通接人待物,学问、技术都可暂且放在一边。
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到了一定的层次,拼的不是技法,而是对生活的感悟、修养、包容和理解。
艺术灵感来自于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当一个艺术家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让其有所感觉,就会有所冲动。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必然地会把他看到的、感悟到的,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一幅画的美不可能仅由于艺术家本身想让它去美,没有一个美是凭空想象的,一定要在生活中去发现它。,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