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0年第6期
编号:12031793
“礼崩乐坏”的唐朝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东方养生》 2010年第6期
     开国初期,你找借口,江湖乱码头不稳,可以。李隆基又是个什么人呢?这位三爷儿,好像也是一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吧。

    他的老子和大哥都很识趣,主动让位,乐得清闲,留个活口。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还是朱熹看得深刻!

    牛气冲天,震慑东亚文明的大唐帝国,况且没有办法恢复孔夫子的礼乐仁和,咱们慌什么?自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王国维文存里,他强调了这则教诫,毕竟“礼”这范式,太奢侈。

    太子不好做

    诸位看客,先来说说大唐朝的皇子继承问题吧。

    宫闱之乱大都因为夺嫡篡权而起。好好的大太子为什么那般怯懦,他不是将来的皇帝吗?若是老的皇帝驾崩之后,不是长子继承吗?表面上说是“父终子及”的政治延续,实际不是那么回事。
, http://www.100md.com
    唐朝的皇子继承一直是动荡不安的。废长立幼,太后临朝,都是常事。这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之一。唐朝标榜自己的法律制度要符合儒家“亲亲,尊尊”的标准,中唐时期又附会周礼编了《唐六典》,彪炳德治。全是鬼话。

    推行长子继承制度,为了保护政权交接时,政局稳定,别出乱子。第一个破坏规矩的案例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弑兄夺嫡。建成、元吉是一对傻蛋吗?显然不是。建成文韬武略俱有,也有军功。尽管建成没有他弟弟李世民的军功高。威望足。假使,建成上台,他就定是昏君一个吗?再说说这玄武门的北军头头,本来是建成的亲信啊。怎么就投靠了李世民?不要想,也知道。“将来时”的荣华富贵作交易呗。

    唐朝建国初期。真是一穷二白,人口、经济、军事力量、外交等方面根本没有办法和隋朝比较。李世民文治武功也算了得。自己篡政夺嫡也就罢了。老了老了,该把皇位给哪个儿子又犯难了。不也是废长立幼吗?如果不是长孙丞相多次劝进,唐太宗还没有主意呢(他心虚啊)。唐朝没准乱得更早。开国初期,你找借口,江湖乱码头不稳,可以。李隆基又是个什么人呢?这位三爷儿,好像也是“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吧。他的老子和大哥都很识趣,主动让位,乐得清闲,留个活口。
, http://www.100md.com
    叹息。

    好个武则天

    他们的女人们,更不是省油灯。

    皇后常常设想篡位,或者能与大太子共治天下。普通观众可能会说她是个狠女人。其实不然。奢靡的盛唐诗歌,多美。美就在于皇后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爱人。是为了权利。一念熏心,天地两域?比如,韦后的招法就是跟她的“婆婆”武则天学的。想得太美了,哪里那么容易。唐代的现实政治里,武则天是一代怪才。欺夫灭子,政治人物的本事全了。后来的韦后、太平公主都想学武则天,只是皮毛,又没机遇,怎能成功。

    大家都是知道隋唐开创了科举制度。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治,治理国家。看上去很合理。可是。在唐朝。是谁最终把读书人有效地推上了政治舞台呢?是李世民吗?不是。乃是武则天。唐朝承袭隋朝的制度文物,自主创建不多。隋朝制度则是对北周、北齐和江左文化制度加以总结而成,主张“关中本位主义”。陕西才是天下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唐朝初期,为巩固江山,稳定军心士气,李世民让各地军政大员可以出将入相。各地的军政大员多受胡人习俗熏陶,才能打胜仗。有的是胡人,有的是胡化了的汉人。他们的文化程度肯定不如山东“明经”的士族和江左文化影响下的文士,靠的就是军功。
, http://www.100md.com
    武则天为了清除李姓,扶植自己的政治力量,广开词科,贯彻科举制度。能够有效统治中国盛唐20余年,依靠的就是这帮爱写唐诗的“红卫兵”。读书人才有了权力向上送达的可能性。所以,后世的知识分子们不要总骂武则天。读书人这股力量通过科举制度跳上政治舞台,不但影响了晚唐,也影响了宋明。男人没有办到的事情,女人就这么办到了。值得今天主张女权的人们学习,值得反对女权的人们反思。

    苦笑。

    阉党之患害

    跳出文学和史学,随便说说唐朝皇宫里的另一重要阶层——太监。

    大家知道唐朝的太监都来自哪些省份吗?根据史料。他们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和四川,多是当地的胡人和胡化的汉人。唐朝不但文化强大,远播四方,就是太监也和别的朝代不一样。由于太监大多来自胡族地区,用的多是胡名。高力士,不姓高,本姓冯,少时被阉。太监们很时髦,使用的是外来译音啊,像今天的英文名字。太监本身受刑之人。君主们可怜他们无法参与社会实践,从东周开始让他们作“守内”,秦汉以后又叫他们可以进宫工作。没有想到这项肉刑,给中国古代史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 百拇医药
    武则天大量起用读书人。但她不把读书人当回事儿。这就造成了晚唐文辞谄媚、浮华无用的不良之风。新兴的“词科”派政治集团壮大以后,开始与坚持儒家传统的“明经”派(多祖籍山东)进行斗争。这也造成了牛僧儒与李德裕各代表的新旧党派之争。牛李之争,阉党渔利。晚唐的太监们通过勾结玄武门的“北军”,牢牢地控制了皇子继承的主动权。外廷与内宫的文争武斗都不含糊,甚至出现了“晚唐中兴”的宪宗死于阉党之手。更不要说什么软禁皇子、辱陷文人,不一而足。晚唐的皇帝渐渐成为了太监的傀儡。谁领导谁?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皇帝。有人把皇宫比喻成皇子的监狱。一点儿也不夸张。所以,我们看到《黄金甲》里,大太子的病歪歪的样子,就不必感到奇怪了。

    善哉。

    和尚有特权

    佛家在唐朝可称国教。和尚更是一个特殊的阶层,直接影响政治演变。佛学在唐朝就好像现在的西学,中国本土的道家和儒家只能作二级文化。南北朝、隋唐时期,官派自愿去西域、天竺留学的高僧大德不乏其人。在佛法感召之下,中国本土产生了天台、华严和禅宗,禅宗对后世的影响最深。

    为何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会如此流行?禅宗本身的合理性是一个方面,禅宗和尚参与政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乱”之后,玄宗皇帝苟避巴蜀,他的儿子自立以后,很想扫平叛乱,速反正统。可是,要想西域借兵就得要钱。胡人会做生意。没有钱谁也玩不转。说时迟那时快,禅宗的和尚跳出来了。他们想了一个创意,就是全国四处宣讲佛法,劝人出家。家不是白出的,要些人事。唐朝的出家人要有特许证(法牒),而颁发法牒,政府要收费。禅宗的神会大和尚奔走各地演讲,很有煽动性,募集来了银子,解了李家西域借兵的穷困之急。从此,唐政府与唐和尚,你玩政治,我玩文化,各取所需。

    一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