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文化高于政治
海外遗民竟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终身耻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这是清末驻日公使馆参赞黄遵宪(1848~1905)于一百多年前写就的一首赞朱舜水诗,此诗很能刻画作为“海外遗民”的儒家学者朱舜水的人格与风格。
但老实说,终清一世,并没有几人知道朱舜水或朱之瑜这一人。 《明史》、 《明儒学案》及清人笔记里,皆没有关于他的记述。至《清史稿》,因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推介,方于卷500“遗逸一”有(朱之瑜传)。而此传并《碑传集补》卷35署名苟任《朱张二先生传》,均不免皆以梁任公《朱舜水先生年谱》为蓝本,概其崖略而已。
据任公《朱舜水先生年谱》,知舜水先生是浙江余姚人,与王阳明、黄宗羲皆系同里;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活了八十三岁。今天的余姚人将他与王阳明、黄宗羲,并汉光武帝时的严子陵,称之为“余姚四贤”。
文化是政权的基础
从中华本《朱舜水集》及徐兴庆《新订朱舜水集补遗》朱舜水所留下的文字看来,在他的思想世界中,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合而为一的。朱舜水以明朝为他“政治认同”的具体对象,他效忠南明政权的赤忱,即使亡命日本亦不稍减杀。
日人今井弘济(1651—1689)与安积觉(1656—1737)编撰的《朱舜水先生行实》,即多处记有他亡命日本后实有心于借援兵以图恢复南明政权的行藏。他后来在答安东守约之问而写的(中原阳九述略>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