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拥有幽默感
在北大中文系二楼的汇报厅,一位须发皆白的汉学家,运用流利的中文,与满座学子分享对《说文解字》的心得。他谦虚地说,“我这个可怜的‘老外’,研究中国文化,你们‘老内’不要笑话我!”在场的师生都被他的幽默感逗笑。一位中文系的老师,随口说:“何先生是非中国的中国学者。”这位“非中国的中国学者”,精通德语、英语、法语、丹麦语、汉语、拉丁语等十种语言。何莫邪,以最为生涩的古汉语作为研究对象,并为此付出了30余年时光。此次,他受邀来北大参加胡适人文讲座,连续五讲,重点与中国朋友分享他对郭店竹简、《说文解字》和《论语》的研究心得。
孔子非常幽默
何莫邪,1946年出生于德国的哥廷根。1966年,他来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代汉语言学;1973年在马来西亚,他学习现代汉语;1980年又迁至挪威,在奥斯陆大学汉学系担任高级讲师,并于1985年晋升为汉学教授,后为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
何莫邪对于中国文化的幽默感有很深的体察。至今,他搜集了有七百多种中国笑法,对于憨笑、耻笑、笑破肚皮、冷笑、含笑、笑掉大牙等,他都有自己的研究和区分。他先收集资料,从每个与笑有关系的词汇出发,研究它们背后的文化史、思想史,这是何莫邪的高明之处。
最初,何莫邪以希腊文为研究对象,1966年,何莫邪20岁时开始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导师将他送至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拉丁文,他却“进行了革命”,写信给自己的导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