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36870
歌川广重从东京到京都的五十三场风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东方养生》 2011年第7期
     或许是同出于对自然之热爱,梵高很喜欢日本浮世绘。

    他的三幅《唐古伊老爹的肖像》中其中一幅的背景便是拼接在一处的多幅浮世绘绘画。他在作品《背景是阿尔的雪景》的图注中形容“雪中的风景,以白色的极限,在亮白雪的天空前衬托出来,恰似日本画家所画的冬景”。

    梵高还多次临摹浮世绘画家的作品,像《日本版画:开放中的李花》、《日本版画:雨中之桥》,而这两幅作品皆出自一位浮世绘大师笔下,他便是歌川广重。

    宗法自然的浮世画师

    歌川广重1797年出生于东京,本名安腾德太郎。其父是一下级武士,职务为负责东京城的消防,十二岁时其父母相继去世,按照武士惯例,广重承袭父业,成为一个消防武士。1811年,十四岁的广重入歌川派绘师歌川丰广门下,承师匠赐画号歌川广重。

    1823年,二十六岁的消防武士广重移去町火消同心职。专心向画。广重先攻花鸟,师匠歌川丰广去世后改攻风景。歌川丰广有着沉稳的性格和细腻的画风,正与歌川广重的品性相通。师从歌川丰广17年,他继承了师傅雅致的绘画品格。
, 百拇医药
    其时德川家康幕府统治已两百年,浮世绘早已风行甚久。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之后,在当时的德川幕府所在地江户(今东京)流行的民间艺术,以描写风景和百姓风俗为主题。浮世,源自佛教用语,意指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因为这些版画的题材所表现的多是歌舞伎与茶社的生活场景,处处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的思想,故此被称为浮世绘。

    但广重令浮世绘不仅仅止于装饰品,更多的趣味与情感,更多的技法出现在他作品里。在他的笔下,人物占据着很小的空间,更广大的是自然,自然以一种平静广大面目显现。沉默空间里,情感与力量弥漫,在画面上构成一种感伤的审美情趣。梵高曾这般写道:“我羡慕日本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每一样事物都是非常清晰的。他们的作品如呼吸一样单纯,他们以流畅的寥寥几笔来画人物”,“这些素朴的日本画家教导我们的是一种自然的宗教。他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好像他们自己就是花。”

    奠定广重浮世绘风景画大师的地位的作品正是描述东京到京都古道风景的《东海道五十三次》。
, 百拇医药
    沿海古道的悠远之味

    东海造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为便于江户幕府与京都朝廷的联系而明令修缮补建的一条驿道。这条沿海驿道起点是当时的江户,即今日的东京,终点是朝廷所在地京师,即今日的京都,其间设置五十三宿场,即驿站,在这些驿站里不分男女、长幼、贵贱皆可停留居住。

    五十三次之数字亦非随意,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的《悟道的遍历》一书中便称东海道五十三次乃是笃信华严宗的幕府德川家康将军依《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人相会终成菩萨的故事而确定的驿站数字。

    1832年,歌川广重穿越东海道进行一次称作“八朔御马进献”的公事旅行,这是幕府定期向京都朝廷的一次敬献活动。

    德川家族克万难而定日本天下三百年,搏斗和角逐只是外部的日子,皇室也罢,幕府也罢,亦始终恪守各自的天命,幕府武士贵族与皇室亦各自微妙地维持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平衡。江户时期的元禄文化似乎较之上方“京都及其周边”文化更为自由奔放。浮世绘的绘画形式亦是从此兴起,并风靡世界。
, 百拇医药
    1832年,公事往返旅行后的广重绘制了他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宿场,加上江户的日本桥和京师的三条大桥计五十五幅锦绘。1833年日本保永堂出版了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

    在《东海道五十三次》中,广重特别强调要避免冗余的细节,“任何多余、有失优雅的事物都要竭力避免。绘画要基于事物的外形,记录下风景的形式。”他还强调刻画景物的真实性,追求一种比唯美更高、更深广的境界,那就是让每一位观者都有亲历其境的感觉。

    《东海道五十三次》构图设色简练,人物造型动态富有感染力,永久定格了沿海古道上那些自然景致与天气变化。风雨雪中旅人寂寞前行,流水,远山,秋野,寺庙,一一历过,单纯、典雅、悠远的抒情气氛,慢慢展开。

    广重辞世前的一联话特别简明地展现出一种不无悲哀的悠远之心,“东道写意,不过旅人苍空:西国之行,种种名胜且见”。旅人匆匆来去,四季往复变换,只有天地,一直笼罩其间。

    我们选取其中几幅,请读者一道去感受那风景中种种无言之味。, http://www.100md.com(韩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