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33230
郑和下西洋 凭什么凌越万里?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东方养生》 2012年第5期
     近日,福建泉州港几个港区被整合,新港舍弃“泉州港”名称,改用“湄洲湾港”,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人们反对改名,是因为这里留下了太多中国人的群体记忆,最重要的,即为郑和。

    能不忆泉州

    郑和七下西洋,或从南京龙江港出发,或在太仓刘家港集结,此外,福建泉州港,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开洋起点,以及郑和舟师的驻泊港,也颇为重要。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把泉州作为起锚地。除了这一次,现在被普遍承认的,还至少有四次。

    在古代,泉州是全世界最大的对外港口。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俨然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在明代,泉州经济开始衰落,但仍算是海滨邹鲁和鱼米之乡。再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难怪郑和选择这里,储备海上给养,做最后的准备。

    另外,泉州聚居着大量渡海而来的穆斯林,他们不仅熟悉阿拉伯地区的情况。而且熟谙航海技术以及星象学知识。泉州当时造船技术先进,而且通水性、懂多国语言的人才多,郑和下西洋前,都要在这里招募最有经验的水手,寻找各种航海、贸易、翻译人才。

    现今,泉州都保留着很多与郑和有关的史迹,也流传着许多的动人故事,“接官亭”即是其中之一。

    接官亭在百崎渡口,与泉州后渚港隔海相望,由回民始祖郭仲远捐资建造,以供路人休息。传说郑和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第五次下西洋前,曾到泉州清净寺礼拜,结识了同去礼拜的郭仲远,出于同族同教的情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