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485732
留客烂猪头(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7年第9期
     扬州人常把真正的美味形象地称为“打个巴掌都不丢手”。那么,最早的这个“打个巴掌都不丢手”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猪头。

    如果你不明白那是为什么的话,那么至少在美食发烧友的眼里,你可以算得上是个“猪头”了!

    因为你不懂得美食玄机在于大俗即大雅的奥秘,因为你不懂得鼎鼐哲学在于平凡中见不凡的道理。

    或者简而言之,你还没有入门!

    扬州好,法海寺中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清] 白沙惺庵居士《望江南》

    猪头肉在扬州的地位可能真的是一言难尽,但如果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就不得不把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拆开来一一细说。

    其一是:猪头肉是极其贫贱的。

    这句话其实可以通过一句江苏俗语“猪头三”来理解。所谓“猪头三”,实际上是“猪头三牲”的简称,而猪头三牲是祭祖时用的,人们一般都会在祭祀之后把这些祭祀品弃置不用。所以久而久之,“猪头三”也就相应地成了“贱货”的代名词。

    为什么猪头会被弃置呢?因为中医认为猪头是“发物”,而且猪头部位的肉可能是各部位猪肉中异味最重的了,所以猪头肉的处理可能也最为繁复,在镊毛、刮皮、拆骨、去淋巴、除肥腥等等复杂的步骤中,如果稍微有一点点马虎大意,那么猪头肉就基本上废掉了,那种复杂而怪异的口感和异味肯定会让小姐太太们反胃。

    所以,从我记事以来,我就知道,猪头肉是穷人吃的“杀馋肉”。

    但矛盾的另一面却在于:猪头却实实在在是淮扬菜赫赫有名的“三头宴”中的头一道招牌(另“两头”是清炖狮子头和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这道菜,从300多年前它的原形“法海寺烧猪头”那会儿起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