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11159
合理用药谨防损肝、伤肠胃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9年第9期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具有两重性,用之得当可以治病救人,用之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由于药物滥用和误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提倡安全用药,就是要在使用药物时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最小的不良反应。这种达到最佳药物疗效的用药方法或方案称为“合理用药”。

    药物的毒副作用太惊人!

    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质量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如作为解痉药服用的阿托品,除了解痉止腹痛外,会引起口干、便秘、心悸乃至眼压升高等令人不舒服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上可分为九大类:

    1、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的有害反应。
, 百拇医药
    2、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不良反应。

    3、病人长期用药后发生的毒性反应。

    4、首次用药引起的给药反应。

    5、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出现原有疾病加剧的反跳现象,即撤药反应。

    6、家庭性反应。同一家庭成员出现同类的不良反应。

    7、基因毒性反应。由于人体基因而造成机体酶系的异常,从而导致生化过程异常反应。

    8、过敏反应。

    9、致癌作用。药物引起肿瘤称医源性致癌。美国FDA已列出2400余种药物可能对动物致癌,其中150种在动物身上已诱发肿瘤生长。
, 百拇医药
    药物损伤,肝脏首当其冲

    肝脏是机体中最大的器官。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后,在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之前,先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不仅要起滤过作用,而且药物都要被肝脏提取和代谢。因此,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的第一关口,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个器官。

    临床上把药物引起肝脏的损害称为药物性肝炎(药肝)。其危害性比病毒性肝炎更严重、更快速、更猛烈!药物可以导致肝脏产生下列严重后果。

    1、肝细胞大量死亡

    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细胞死亡。有些药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不是局限于某个区域,而是遍布于全肝。尽管肝细胞本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是如果损伤的细胞过多,过于严重,那么肝脏的重建能力就难有回天之力。会造成肝细胞大片死亡,可造成肝功能的急剧下降和肝细胞衰竭,以致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2、脂肪肝

    许多药物可引起脂质在肝内过多地积聚,脂质以空泡形式存在于胞浆内,在肝细胞内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脂质“空泡”,当脂质含量超过肝重的6%以上时,称为脂肪肝。

    3、胆汁瘀积与胆道阻塞

    胆汁淤积是由于药物造成肝细胞多种严重损伤的结果,或由于细胆管系统受损所致。

    4、肝血管损伤

    药物使衬覆在肝脏血管内面的内皮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液流动受阻,继而引起肝细胞缺氧,于是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另外,药物可使肝实质中的腔隙出现大而充满血液的腔,于是形成肝紫癜。一旦腔内积血过多而破裂,可引起出血。

    5、肝硬化

    在药物不良反应反复刺激下肝脏内纤维组织逐渐增多,形成许多纤维疤痕组织。最终肝脏结构成为由纤维组织壁包绕互连的肝细胞结节,称为肝硬化。肝硬化是不可逆的。
, 百拇医药
    6、致癌

    药物可以引起肝脏产生肿瘤。肝脏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长期服用性激素、苯巴比妥等药物均有产生肝脏肿瘤的可能。

    那么,如何防治药肝的发生?

    停药:立即停用与肝损害有关的或可疑的药物。

    加强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类,饮食不佳者静脉输注葡萄糖。要加速体内药物的排泄。一般采用保肝药物治疗、可促进黄疸消退、促进肝细胞再生。

    肝移植: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肝已遭到药物严重损毁而治疗难以奏效时,只有积极准备肝移植手术,以求挽救生命。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六大症状

    药物可引起多种多样的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症状。一旦出现下述症状,我们就应当分析一下,近期你是否吃过什么药?是否吃错了药?或者药吃过了量?
, http://www.100md.com
    症状之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许多药物服用后,会引起食欲不振。所谓食欲不振也就是俗话讲的“没有胃口”。服用氨茶碱、阿司匹林,乃至女性口服避孕药都会引起食欲不振。吗啡、洋地黄类及某些抗菌素及抗癌药物都会造成恶心呕吐,乃至呕吐不止,吃啥吐啥。

    症状之二:药源性腹痛

    药物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或引起腹腔实质脏器损伤和腹膜发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它约占临床用药全部副作用的20%左右。可为钝痛、绞痛,亦可为轻微疼痛。

    长期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等抗炎药也可导致胃肠黏膜糜烂、溃疡或出血,甚至穿孔,引起腹痛。

    症状之三:药源性腹泻

    药源性腹泻是指由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腹泻,是由于胃肠道损伤和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包括水样便、糊状便、脂肪泻、黏液脓血、血性水样便等,常伴有腹痛、腹胀,严重者还可有寒战、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 百拇医药
    症状之四:药源性呕血与便血

    药源性呕血和便血是指由于药物直接或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及血管,引起黏膜糜烂、溃疡或血管破裂等病变,或者药物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或者由于药物加重原有消化道病变而导致呕血与便血。

    症状之五:药源性便秘

    因服用药物而导致便次减少,或排便不畅、粪便干结且量少。常见药物有止痛剂、麻醉剂、抗胆碱能药、抗肿瘤药物。

    症状之六:药源性黄疸

    药源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包括肝损害、溶血和过敏反应等,引起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发热、皮疹等症状和体征。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精神病用药、解热镇痛药等是引起药物性黄疸的主要药物。

    不能忽视中药的毒副反应
, 百拇医药
    人们往往认为“中成药比西药安全,既不过敏,又无毒性,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药如果应用不当,与西药一样会引起毒副反应,轻则贻误病情,重则会危及生命。

    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六神丸 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疮疖等症。有人因为咽喉干痛服用六神丸,不料却发生烦躁不宁、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喘气困难、心率缓慢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 又称八味地黄丸。常用于治疗腰酸腿软、烦渴不眠、小便不利或尿频等症。但有些病人服用后,会出现皮疹、恶心、腹痛、腹泻、浮肿、头痛及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副反应。

    藿香正气水 常用于治疗中暑头痛、发烧、吐泻、腹胀等症。有人因受风寒,胃部发生阵发性疼痛,且有恶心欲吐之感,便自服藿香正气水一瓶,结果20分钟后,身上出现了红色风疹块,瘙痒异常,直到呕吐后才消退。
, 百拇医药
    中西药合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

    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但也可产生拮抗作用。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中西药联合应用若配伍不当极易发生药效学变化,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健脑丸、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硫酸亚铁等同服,因为可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含有鞣质的中成药,如四季青片、虎杖浸膏片、感冒宁、七厘散等不宜与西药抗菌素、生物碱、硫酸亚铁、维生素B1等同服,因为鞣质可使抗生素失去活性,可与西药结合产生沉淀,不易被吸收利用。

    含有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消炎丸、六神丸,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服,因为雄黄使西药疗效降低。

    含有颠茄类生物碱的中成药,如胃痛散,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同服,可使胃排空和胃肠蠕动减慢,使洋地黄吸收增加,易致强心苷中毒。

    许多人误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任意服用,尤其在服用中成药时随意购买,随意加大剂量服用而造成不良反应。更有甚者,仅凭广告宣传,或道听途说的“偏方”,便自行“对症”下药,一旦造成了严重后果,才后悔莫及。

    总之,良医用良药才能治病救人。千万莫胡乱用药误了自己的性命。, http://www.100md.com(金文泉)